内容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英、汉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的对比 | 第13-24页 |
一、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13-14页 |
1.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禽类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13页 |
2.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兽类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13-14页 |
二、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缺失 | 第14-15页 |
1.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禽类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缺失 | 第14页 |
2.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兽类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缺失 | 第14-15页 |
三、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相反 | 第15-18页 |
1.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禽类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相反 | 第15-16页 |
2.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兽类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相反 | 第16-18页 |
四、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动物名词民俗语义部分相近 | 第18-21页 |
1.汉理性意义相同的禽类动物名词民俗语义部分相近 | 第18-19页 |
2.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兽类动物名词民俗语义部分相近 | 第19-21页 |
五、英、汉理性意义不同的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21-24页 |
1.英、汉理性意义不同的禽类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21-22页 |
2.英、汉理性意义不同的兽类动物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英、汉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的对比 | 第24-33页 |
一、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24-25页 |
1.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花草类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24页 |
2.汉理性意义相同的植物果实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24-25页 |
3.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树木类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25页 |
二、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缺失 | 第25-27页 |
1.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花草类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缺失 | 第25-26页 |
2.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植物果实名词民俗语义缺失 | 第26-27页 |
3.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树木类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缺失 | 第27页 |
三、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相反 | 第27-29页 |
1.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花草类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相反 | 第27-29页 |
2.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植物果实名词民俗语义相反 | 第29页 |
3.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树木类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相反 | 第29页 |
四、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植物名词民俗语义部分相近 | 第29-31页 |
1.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花草类植物名词民俗语义部分相近 | 第29页 |
2.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植物果实名词民俗语义部分相近 | 第29-30页 |
3.英、汉理性意义相同的树木类植物名词民俗语义部分相近 | 第30-31页 |
五、英、汉理性意义不同的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31-33页 |
1.英、汉理性意义不同的花草类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31页 |
2.英、汉理性意义不同的植物果实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31页 |
3.英、汉理性意义不同的树木类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相近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英汉动植物名词民俗语义的文化背景 | 第33-38页 |
一、思维方式差异 | 第33-34页 |
二、审美心理差异 | 第34-35页 |
三、文化积淀差异 | 第35-36页 |
四、自然条件差异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英汉动植物名词民俗语义对比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 第38-43页 |
一、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避免交际失误,提高交际能力 | 第38页 |
二、在各种语言教学中,规避误解误读,提高学习主体语言差异敏感性 | 第38-39页 |
三、在翻译实践中,防止想当然替代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