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第一节 本文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第二节 语篇语言研究和新闻评论语言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一、语篇语言研究 | 第11-16页 |
二、新闻评论语言的研究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章节安排 | 第17-20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二、语料来源 | 第17-18页 |
三、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新闻评论概说 | 第20-31页 |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 | 第20-23页 |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 第20-21页 |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 第21-22页 |
三、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界定 | 第23-24页 |
一、新闻评论语篇的定义 | 第23-24页 |
二、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特点 | 第24页 |
第三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境 | 第24-26页 |
一、语境构成的变项 | 第25页 |
二、新闻评论语篇的语境构成 | 第25-26页 |
第四节 新闻评论的流变 | 第26-31页 |
一、报纸:新闻评论的重要载体 | 第26-28页 |
二、新闻评论在中国的嬗变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篇名论 | 第31-53页 |
第一节 新闻评论语篇篇名的结构研究 | 第31-34页 |
一、名词性结构 | 第31-32页 |
二、谓词性结构 | 第32-33页 |
三、主谓结构 | 第33页 |
四、介词结构 | 第33-34页 |
五、不对称并列结构 | 第34页 |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语篇篇名的功能研究 | 第34-46页 |
一、新闻评论语篇篇名的功能分类 | 第34-36页 |
二、报道性篇名 | 第36-41页 |
三、称名性篇名 | 第41-44页 |
四、双强篇名 | 第44-45页 |
五、篇名特点形成的动因 | 第45-46页 |
第三节 篇名的比较研究 | 第46-53页 |
一、新闻报道语篇篇名的结构和功能 | 第46-47页 |
二、文艺语篇篇名的结构和功能 | 第47-49页 |
三、篇名的比较研究 | 第49-53页 |
第四章 词句论 | 第53-92页 |
第一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词汇 | 第53-70页 |
一、新闻评论语篇"突出"的词汇 | 第53-65页 |
二、新闻评论语篇词汇的功能 | 第65-66页 |
三、新闻评论语篇词汇"突出"的方式 | 第66-67页 |
四、新闻评论语篇词汇"前景化"的动因 | 第67页 |
五、词汇的比较研究 | 第67-70页 |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句子 | 第70-81页 |
一、新闻评论语篇的句类 | 第70-77页 |
二、新闻评论语篇的句型 | 第77-81页 |
第三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辞格 | 第81-92页 |
一、新闻评论语篇辞格的使用情况 | 第81-82页 |
二、新闻评论语篇辞格的修辞功能 | 第82-88页 |
三、新闻评论语篇辞格的突出方式 | 第88页 |
四、辞格的比较研究 | 第88-92页 |
第五章 格局论 | 第92-132页 |
第一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 | 第92-106页 |
一、语篇和语篇的类型研究 | 第92-93页 |
二、语篇类型的结构研究 | 第93-98页 |
三、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 | 第98-106页 |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衔接机制 | 第106-114页 |
一、衔接概念的界定 | 第106页 |
二、新闻评论语篇衔接手段的应用 | 第106-110页 |
三、衔接手段的比较研究 | 第110-114页 |
第三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叙事和议论 | 第114-132页 |
一、新闻评论语篇的叙事研究 | 第114-119页 |
二、新闻评论语篇的议论研究 | 第119-132页 |
第六章 互文论(上) | 第132-149页 |
第一节 互文理论简述 | 第132-138页 |
一、中国古典修辞学中的"互文" | 第132-133页 |
二、西方文论中的"互文" | 第133-135页 |
三、语言学中的"互文" | 第135-136页 |
四、本文中"互文"概念的界定 | 第136-138页 |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引语研究 | 第138-149页 |
一、引语的数量统计 | 第139-140页 |
二、新闻评论语篇中的发话人 | 第140-142页 |
三、新闻评论语篇引语的种类 | 第142-144页 |
四、新闻评论语篇引语的功能 | 第144-145页 |
五、新闻评论语篇引语的标记 | 第145-149页 |
第七章 互文论(下) | 第149-164页 |
第一节 语体和语篇研究 | 第149-151页 |
一、语体:使用平面的现象 | 第149-151页 |
二、语篇和语体的关系 | 第151页 |
第二节 互文理论和语体研究 | 第151-157页 |
一、语体的分类研究 | 第151-154页 |
二、语体的互文研究 | 第154-157页 |
第三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体互文 | 第157-164页 |
一、新闻评论语篇的语体使用情况 | 第157-158页 |
二、新闻评论语篇的语体互文和语境 | 第158-159页 |
三、新闻评论语篇语体互文的结构 | 第159-162页 |
四、新闻评论语篇语体互文的功能 | 第162-164页 |
第八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劝说机制 | 第164-176页 |
第一节 修辞研究中的劝说 | 第164-167页 |
一、修辞学的转向与更新 | 第164-165页 |
二、修辞学里的"劝说" | 第165-167页 |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语篇的劝说策略 | 第167-176页 |
一、新闻评论语篇的劝说本质 | 第167-168页 |
二、新闻评论语篇劝说策略的修辞性分析 | 第168-176页 |
第九章 结语 | 第176-179页 |
附录 | 第17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193-201页 |
后记 | 第201-2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