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35页 |
| 第一章 中国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态系统 | 第13-35页 |
| 1 微生态系统及窖池微生态系统的简介 | 第13-15页 |
| ·微生态系统简介 | 第13-14页 |
| ·窖池微生态系统简介 | 第14-15页 |
| 2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态系统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 3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态系统研究的进展 | 第16-23页 |
| ·曲药微生物区系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窖泥微生物区系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糟醅微生物区系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4 微生态研究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 第23-27页 |
| ·核酸探针杂交技术 | 第23-24页 |
| ·PCR-RFLP技术 | 第24页 |
| ·PCR-SSCP技术 | 第24-25页 |
| ·PCR-DGGE技术与PCR-TGGE技术 | 第25-26页 |
| ·RAPD技术 | 第26页 |
| ·PCR-CLONE ANALYSIS技术 | 第26-27页 |
| 5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态系统研究的展望 | 第27-29页 |
| ·建立窖池菌种资源数据库和菌种基因库 | 第27页 |
| ·认识和分析发酵过程中主要生化代谢途径和微生物衍变过程 | 第27-28页 |
| ·应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态系统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73页 |
| 第二章 利用免培养法对浓香型白酒曲药细菌菌群的解析研究 | 第35-73页 |
| 1 前言 | 第35-38页 |
| 2 细菌总DNA的提取 | 第38-44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实验条件 | 第38-40页 |
| ·分析样品 | 第39页 |
| ·试剂 | 第39-40页 |
| ·主要设备 | 第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 ·收集菌体 | 第40-41页 |
| ·菌体细胞的破碎 | 第41页 |
| ·总DNA的抽提、除杂和保存 | 第41页 |
| ·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 ·电泳缓冲液的配制 | 第41-42页 |
| ·1%凝胶的制备 | 第42页 |
| ·点样 | 第42页 |
| ·凝胶照相 | 第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4页 |
| ·DNA片段的大小 | 第42-44页 |
| ·不同方法提取细菌总DNA的效果对比 | 第44页 |
| 3 16S rDNA的PCR扩增 | 第44-50页 |
| ·引言 | 第44-46页 |
| ·实验条件 | 第46-47页 |
| ·试剂 | 第46-47页 |
|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反应 | 第47-48页 |
| ·PCR产物的纯化反应 | 第48页 |
| ·分析方法 | 第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 ·模板最佳添加量确定 | 第48-50页 |
| ·PCR片段电泳结果分析 | 第50页 |
| 4 16S rRNA/rDNA基因的克隆分析(基因组文库的建立) | 第50-62页 |
| ·引言 | 第50-52页 |
| ·实验条件 | 第52-53页 |
| ·实验材料 | 第52-53页 |
| ·实验设备 | 第53页 |
| ·实验方法 | 第53-56页 |
| ·培养基制备 | 第53-54页 |
| ·感受态的制备 | 第54-55页 |
| ·JM109的活化 | 第54页 |
| ·感受态的制备 | 第54-55页 |
| ·感受态的检验 | 第55页 |
| ·连接反应 | 第55页 |
| ·转化反应 | 第55-56页 |
| ·重组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 | 第56页 |
| ·分析方法 | 第56-57页 |
| ·PCR法确认载体中插入片段的长度大小 | 第56-57页 |
| ·凝胶电泳 | 第5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 ·质粒和宿主的选择 | 第57-59页 |
| ·DNA的体外连接 | 第59-60页 |
| ·重组子导入受体细胞 | 第60-61页 |
| ·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 第61-62页 |
| 5 DNA序列的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62-69页 |
| ·引言 | 第62-64页 |
|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原理 | 第62-64页 |
| ·MAXAM-GILBERT DNA化学降解法 | 第64页 |
| ·实验方法 | 第64页 |
| ·分析方法 | 第64-6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9页 |
| ·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第65-66页 |
| ·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66-69页 |
| 6 小结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附录测序结果 | 第73-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
| 科研成果简介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