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 ·概述 | 第8页 |
| ·发展燃料酒精的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 ·石油资源的短缺 | 第8-9页 |
| ·改善环境的需要 | 第9页 |
| ·国家政策的支持 | 第9-10页 |
| ·国内外燃料酒精的历史与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燃料酒精工业概况 | 第10页 |
| ·我国燃料酒精工业的现状 | 第10-12页 |
| ·石油危机导致生物能源产业增长提速,燃料乙醇需求剧增 | 第11页 |
| ·我国燃料乙醇产量逐年递增,新增产能逐渐向原料产区转移 | 第11页 |
| ·企业逐渐向规模化发展 | 第11-12页 |
| ·酒精生产的原料 | 第12页 |
| ·酒精酵母菌种育种方法与进展 | 第12-15页 |
| ·现代育种技术 | 第13-14页 |
|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 第13页 |
| ·DNA 重组技术 | 第13-14页 |
| ·细胞电诱导融合技术 | 第14页 |
| ·传统育种技术 | 第14-15页 |
| ·直接筛选 | 第14页 |
| ·紫外线诱变育种 | 第14-15页 |
| ·热冲击处理 | 第15页 |
| ·高产酒精酵母的耐酒精特性 | 第15-16页 |
| ·本课题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 ·种子来源 | 第19页 |
|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 ·培养基及相关溶液 | 第20-21页 |
| ·分析方法 | 第21页 |
| ·发酵力的测定 | 第21页 |
|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 第21页 |
| ·酵母细胞计数及死亡率的测定 | 第21页 |
| ·菌液吸光度测定 | 第21页 |
| ·酒精度的测定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6页 |
| ·酒精酵母种子 ZX-19 的生理特性测定 | 第21-22页 |
| ·基础生理特性 | 第21-22页 |
| ·生长曲线 | 第22页 |
| ·诱变与筛选 | 第22-24页 |
| ·菌体前期处理 | 第22页 |
| ·热冲击 | 第22-23页 |
| ·紫外(UV)诱变 | 第23-24页 |
| ·目的菌株的基本生理特征的研究 | 第24页 |
| ·目的菌株的生理特性试验 | 第24页 |
| ·目的菌株的耐性试验 | 第24页 |
| ·目的菌株的工艺条件研究 | 第24-25页 |
| ·确定种龄和接种量的两条件交叉试验 | 第24页 |
| ·液化液 DE 值、发酵温度和初始pH 值三因素的正交试验 | 第24-25页 |
| ·Mg~(2+)、PO_4~(3-)、Mn~(2+)和 K~+四因素正交试验 | 第25页 |
| ·发酵最适糖化液 DE 值试验 | 第25页 |
| ·500l 发酵罐放大试验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6-44页 |
| ·出发菌株 ZX-19 的生理特性 | 第26-28页 |
| ·酵母细胞 ZX-19 的大小 | 第26页 |
| ·酵母种子 ZX-19 的细胞计数和出芽率计算 | 第26-27页 |
| ·酵母种子 ZX-19 的细胞存活率 | 第27页 |
| ·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27-28页 |
| ·诱变和筛选 | 第28-35页 |
| ·热冲击处理 | 第28-29页 |
| ·筛选 | 第29-30页 |
| ·TTC 初筛 | 第29页 |
| ·摇瓶复筛 | 第29-30页 |
| ·ZX-19-5 的遗传稳定性 | 第30-31页 |
| ·紫外线诱变 | 第31-32页 |
| ·诱变筛选 | 第32-34页 |
| ·TTC 初筛 | 第32页 |
| ·二级筛选 | 第32-34页 |
| ·发酵摇瓶复筛 | 第34页 |
| ·ZX-19-509 的遗传稳定性 | 第34-35页 |
| ·目的菌株的基本生理特征 | 第35-38页 |
| ·不同因素对酵母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最适生长温度的测定结果 | 第35-36页 |
| ·最适生长初始pH 值的测定 | 第36页 |
| ·ZX-19-509 菌株的耐性的研究 | 第36-38页 |
| ·ZX-19-509 菌株耐酒精能力试验 | 第36-37页 |
| ·ZX-19-509 菌株耐糖能力试验 | 第37-38页 |
| ·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 第38-42页 |
| ·不同种龄与接种量对酵母产酒精度的影响试验 | 第38-39页 |
| ·液化液 DE 值、发酵温度和初始pH 值三因素正交试验 | 第39-40页 |
| ·Mg~(2+)、PO_4~(3-)、Mn~(2+)和 K~+四因素正交试验 | 第40-42页 |
| ·发酵最适糖化液 DE 值试验 | 第42页 |
| ·500l 发酵罐中试试验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4页 |
| ·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