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第一节《正音捃言》的作者及写作动机 | 第9-12页 |
一、《正音捃言》的作者 | 第9-10页 |
二、《正音捃言》的写作动机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正音捃言》的编纂 | 第12-14页 |
一、《正音》的编纂 | 第12-13页 |
二、《捃言》的编纂 | 第13-14页 |
第三节《正音捃言》的研究价值及现状 | 第14-16页 |
一、研究价值 | 第14-16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6页 |
第四节《正音捃言》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 方音参证法 | 第17页 |
(二) 系联法 | 第17页 |
(三) 反切比较法 | 第17-18页 |
(四) 算术统计法 | 第18页 |
(五) 剥离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正音》的对仗韵语研究 | 第19-35页 |
第一节 《正音》的声母 | 第19-20页 |
一、《正音》声母的研究资料 | 第19页 |
二、《正音》的声母特点 | 第19-20页 |
(一) 卷舌声母尚未完全形成 | 第19-20页 |
(二) 舌面音[t(?)][t(?)‘][(?)]形成趋势明显 | 第20页 |
第二节 《正音》的韵母 | 第20-30页 |
一、《正音》韵母的研究资料 | 第20-21页 |
二、从与《中原音韵》的比较看韵母系统的特点 | 第21-26页 |
(一) -m 韵尾的消失 | 第23页 |
(二) 开合齐撮四呼格局的形成 | 第23-25页 |
(三) 桓欢部的u(?)n 韵母变为uan 韵母 | 第25页 |
(四) 先天部的(?)n 韵母变为an 韵母 | 第25页 |
(五) 廉纖部的i(?)m 韵母变为ian | 第25-26页 |
(六) 皆来部的iai 韵母变为i(?) 韵母 | 第26页 |
三、从与普通话的比较看韵母系统的特点 | 第26-29页 |
(一) [(?)]韵母尚未完全形成 | 第27页 |
(二) 东合三、钟合三(唇音)仍为(?)韵母 | 第27-28页 |
(三) 支脂之开三的知组和照组对立 | 第28页 |
(四) 现代的[(?)]韵母没有形成 | 第28-29页 |
四、韵母表 | 第29-30页 |
第三节《正音》的声调 | 第30-35页 |
一、《正音》声调的研究资料 | 第30-32页 |
二、《正音》的声调特点 | 第32-35页 |
(一) 未见入声派入平声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捃言》的音注研究 | 第35-79页 |
第一节 《捃言》的音注资料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捃言》的声母 | 第36-48页 |
一、《捃言》声母系统的特点 | 第36-46页 |
(一) 全浊声母清音化尚未全部完成 | 第36-38页 |
(二) 知庄章三组声母合流 | 第38-41页 |
(三) 非敷奉合流 | 第41-42页 |
(四) 影喻微疑相混 | 第42-43页 |
(五) 部分喻母转入日母 | 第43页 |
(六) 泥娘两母相混 | 第43-44页 |
(七) 部分疑母字派生出n 声母 | 第44页 |
(八)日母尚未完全分化出[(?)] | 第44页 |
(九) 舌面音[□] [□‘] [□] 形成趋势明显 | 第44-46页 |
二、声母表 | 第46-48页 |
第三节《捃言》的韵母 | 第48-75页 |
一、《捃言》的韵母系统 | 第48-71页 |
(一) 京部 | 第48-50页 |
(二) 公部 | 第50-51页 |
(三) 饥部 | 第51-55页 |
(四) 支部 | 第55-56页 |
(五) 居(孤)部 | 第56-58页 |
(六) 圭部 | 第58-60页 |
(七) 该部 | 第60页 |
(八) 吟(昆)部 | 第60-61页 |
(九) 坚(官)部 | 第61-64页 |
(十) 交(高)部 | 第64-65页 |
(十一) 歌部 | 第65-66页 |
(十二) 皆部 | 第66-69页 |
(十三) 加(瓜)部 | 第69-70页 |
(十四) 江(光)部 | 第70-71页 |
(十五) 鸠(句)部 | 第71页 |
二、韵母的变化特点 | 第71-75页 |
(一) 洪细音的转化 | 第72页 |
(二) 开合口的转化 | 第72-73页 |
(三) 入声韵韵尾的混并弱化 | 第73-75页 |
第四节《捃言》的声调 | 第75-79页 |
一、平分阴阳问题 | 第75-76页 |
二、浊上变去问题 | 第76页 |
三、入声的派入问题 | 第76-78页 |
四、方音现象 | 第78-79页 |
第四章 《正音》和《捃言》的异同 | 第79-8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附录 | 第89-111页 |
中文摘要 | 第111-114页 |
英文摘要 | 第114-117页 |
后记 | 第117-118页 |
导师介绍 | 第118-119页 |
注释 | 第119-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