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虚拟现实介绍 | 第8-10页 |
1.1.1 概述 | 第8页 |
1.1.2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 第8-9页 |
1.1.3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 第9页 |
1.1.4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第9-10页 |
1.2 相关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2-13页 |
1.4 本文组织框架 | 第13-14页 |
第2章 虚拟漫游技术理论基础的探讨 | 第14-26页 |
2.1 基于图像的图形绘制技术 | 第14-17页 |
2.1.1 基于全景函数的方法 | 第14-15页 |
2.1.2 视图插值方法 | 第15-17页 |
2.2 基于图像的虚拟场景的建立 | 第17-19页 |
2.2.1 概述 | 第17页 |
2.2.2 基本的虚拟对象 | 第17-19页 |
2.3 基于图象的虚拟场景模型 | 第19-22页 |
2.3.1 虚拟场景的漫游 | 第19页 |
2.3.2 虚拟场景的时空关系 | 第19-21页 |
2.3.3 漫游模型设计 | 第21-22页 |
2.4 三维交互场景的关键技术研究 | 第22-26页 |
2.4.1 虚拟场景实时绘制的优化技术 | 第22-24页 |
2.4.2 实例引用技术 | 第24-26页 |
第3章 虚拟漫游系统的三维交互技术 | 第26-44页 |
3.1 虚拟现实语言VRML | 第26-30页 |
3.1.1 VRML的组成部分 | 第26-27页 |
3.1.2 VRML的基本实现技术 | 第27-28页 |
3.1.3 VRML的 Java支持 | 第28-29页 |
3.1.4 VRML在本系统的应用 | 第29-30页 |
3.2 本仿真系统中 VRML场景人机交互的两种机制 | 第30-34页 |
3.2.1 利用 EAI扩展 VRML场景 | 第31-32页 |
3.2.2 利用 Script节点扩展 VRML场景 | 第32-34页 |
3.2.3 EAI与 Script节点的异同 | 第34页 |
3.3 Java技术简介 | 第34-36页 |
3.3.1 Java Applet(应用小程序) | 第34-35页 |
3.3.2 Java Application(独立应用程序) | 第35页 |
3.3.3 在VRML中使用 JavaScript | 第35-36页 |
3.4 虚拟场景漫游的数据库开发技术 | 第36-40页 |
3.4.1 数据库的开发与实现 | 第36-40页 |
3.4.2 VRML场景与数据库的交互 | 第40页 |
3.5 本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40-44页 |
3.5.1 虚拟动画实现机制 | 第40-43页 |
3.5.2 使用线程 | 第43-44页 |
第4章 虚拟场景漫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61页 |
4.1 漫游系统的设计 | 第44-52页 |
4.1.1 虚拟场景的层次结构 | 第44-46页 |
4.1.2 虚拟漫游场景的系统结构 | 第46-49页 |
4.1.3 场景管理与存取 | 第49-52页 |
4.2 漫游系统的实现 | 第52-61页 |
4.2.1 构建漫游场景的软硬件平台 | 第52页 |
4.2.2 系统漫游代码与结果 | 第52-58页 |
4.2.3 服务器端开发技术 | 第58-61页 |
第5章 虚拟漫游技术应用于材料建筑领域的探讨 | 第61-67页 |
5.1 虚拟漫游应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力形变仿真 | 第61-63页 |
5.1.1 钢筋混凝土受力过程分析 | 第62-63页 |
5.1.2 钢筋混凝土受力的计算 | 第63页 |
5.2 对钢筋混凝土受力仿真漫游的思路 | 第63-67页 |
5.2.1 仿真工作流程 | 第64-65页 |
5.2.2 钢筋混凝土本体建模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