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音论文--现代语音论文

上海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元音系统的声学对比研究

第一章 概述第1-18页
   ·引言第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元音系统差异研究第13-14页
     ·辅音系统差异研究第14页
     ·听辨感知实验第14-15页
     ·语音合成与识别领域第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方言研究第16页
     ·语音学研究第16-17页
     ·言语工程研究第17页
   ·本文的工作和组织结构第17-18页
第二章 语料的选取与标注第18-21页
   ·SPEECON及NOKIA-CASS语料库简介第18页
   ·本研究用语料的选取第18-19页
   ·语料的标注第19-21页
第三章 上海话与普通话音系层面的对比分析第21-27页
   ·声韵系统对比情况第21页
   ·由方音引起的音变统讨及分析第21-22页
   ·结论第22-27页
第四章 基本元音系统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第27-33页
   ·实验语料和方法第27页
   ·声学元音图各元音F1,F2音值对比第27-30页
     ·男声声学元音图的对比第27-28页
     ·女声声学元音图对比第28页
     ·男女声声学元音图对比第28-30页
   ·共振峰模式的对比第30-31页
     ·男声共振峰模式第30页
     ·女声共振峰模式第30页
     ·[(?)]的双元音化趋势第30-31页
   ·结语和讨论第31-33页
第五章 卷舌元音的特殊性研究与分析第33-38页
   ·实验语料和方法第33页
   ·卷舌元音的音值探讨第33页
   ·声学元音图F1,F2音值对比第33-34页
   ·共振峰模式的对比第34-36页
     ·轻级口音第34-35页
     ·中级口音第35页
     ·重级口音第35-36页
   ·结语和讨论第36-38页
第六章 二合元音系统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第38-50页
   ·实验语料和方法第38-39页
     ·实验语料和方法第38页
     ·归一和插值步骤第38-39页
   ·声学元音图各二合元音F1,F2音值对比第39-44页
     ·男声声学元音图的对比第39-40页
     ·女声声学元音图对比第40-43页
     ·男女声声学元音图对比第43-44页
   ·共振峰模式的对比第44-45页
     ·男声共振峰模式第44-45页
     ·女声共振峰模式第45页
   ·结语和讨论第45-50页
第七章 三合元音系统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第50-58页
   ·实验语料和方法第50页
   ·声学元音图符三合元音F1,F2音值对比第50-54页
     ·男声声学元音图的对比第50-52页
     ·女声声学元音图对比第52-53页
     ·男女声声学元音图对比第53-54页
   ·共振峰模式的对比第54-55页
     ·男声共振峰模式第55页
     ·女声共振峰模式第55页
   ·结语和讨论第55-58页
第八章 复合鼻尾音系统的声学特征对比第58-68页
   ·实验语料和方法第58页
   ·前鼻尾音中元音音素的各音值对比第58-62页
     ·男声前鼻尾音中各元音音素的音值对比第58-59页
     ·女声前鼻尾音中元音音素各音值对比第59-61页
     ·男女声前鼻尾音元音音素各音值对比第61-62页
   ·后鼻尾音中元音音素的各音值对比第62-65页
     ·男声后鼻尾音中元音音素的各音值对比第62-63页
     ·女声后鼻尾音元音音素各音值对比第63-64页
     ·男女声后鼻尾音中元音音素各音值对比第64-65页
   ·复合鼻尾音中鼻尾段时长的对比第65-66页
   ·结语和讨论第66-68页
第九章 结束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型企业的关系营销研究
下一篇: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