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研究的意义、目标、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 第2章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的总体建设构想 | 第16-27页 |
| ·构想的依据 | 第16-20页 |
| ·实验室的总体建设构想 | 第20-27页 |
| 第3章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的基本组成框架构建 | 第27-40页 |
|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的基本组成现状 | 第27-31页 |
| ·样本的选取 | 第27-28页 |
| ·实验室模块基本组成情况 | 第28-31页 |
|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研究 | 第31-36页 |
| ·六所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类课程体系组成情况 | 第32-35页 |
|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类课程体系组成 | 第35-36页 |
|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基本框架组成的构建 | 第36-38页 |
| ·新框架的优势特点 | 第38-40页 |
| 第4 章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验室基本模块的系统分析 | 第40-56页 |
| ·多媒体制作与软件开发实验中心 | 第40-41页 |
| ·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中心 | 第41-44页 |
| ·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室 | 第42-43页 |
| ·数字化微格实验室 | 第43-44页 |
| ·远程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心 | 第44-45页 |
| ·网络技术实验室 | 第44-45页 |
| ·卫星接收与有线电视实验室 | 第45页 |
| ·平面影像媒体实验中心 | 第45-46页 |
| ·幻灯投影教材制作室 | 第45-46页 |
| ·摄影技术实验室(影棚+暗房) | 第46页 |
| ·电视节目制作实验中心 | 第46-49页 |
| ·电视演播与演播控制实验室 | 第47-48页 |
| ·电视编辑实验室 | 第48页 |
| ·电视配音与音频制作实验室 | 第48-49页 |
| ·电子电工与声像系统原理实验中心 | 第49-53页 |
| ·电视系统原理实验室 | 第49-50页 |
| ·电声系统原理实验室 | 第50页 |
| ·电子技术实验室 | 第50-51页 |
| ·虚拟电子技术实验室 | 第51-53页 |
| ·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与实践中心 | 第53-54页 |
| ·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 | 第54-56页 |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附录 | 第61-64页 |
| 后记 | 第64-6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