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创新 | 第11-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4.2 特色和创新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概述 | 第14-25页 |
2.1 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概述 | 第14-17页 |
2.1.1 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管理定义的分别阐述 | 第14-15页 |
2.1.2 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 第15-17页 |
2.2 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概论 | 第17-18页 |
2.2.1 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构成 | 第17页 |
2.2.2 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基本条件 | 第17-18页 |
2.3 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2.3.1 马斯洛需要理论 | 第18-19页 |
2.3.2 公平理论 | 第19-20页 |
2.3.3 职业锚(职业定位) | 第20-21页 |
2.3.4 人格类型理论 | 第21页 |
2.4 国内外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实践 | 第21-25页 |
2.4.1 国外管理实践 | 第21-23页 |
2.4.2 国内管理实践 | 第23-25页 |
第三章 SD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实施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3.1 公司概况 | 第25-27页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25页 |
3.1.2 公司人力资源的现状 | 第25-27页 |
3.2 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分析 | 第27-34页 |
3.2.1 调查目的 | 第27-28页 |
3.2.2 数据来源和问卷设计 | 第28页 |
3.2.3 信度、效度的具体分析 | 第28-30页 |
3.2.4 基本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0-34页 |
3.3 SD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3.3.1 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 | 第34页 |
3.3.2 未能深入了解职工的职业发展需求 | 第34-35页 |
3.3.3 缺乏与职业生涯管理紧密相关的培训体系 | 第35页 |
3.3.4 员工晋升通道单一 | 第35-37页 |
第四章 SD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构建 | 第37-50页 |
4.1 构建目标与原则 | 第37-39页 |
4.1.1 目标 | 第37页 |
4.1.2 原则 | 第37-38页 |
4.1.3 SD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构建的实施步骤 | 第38-39页 |
4.2 完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设计 | 第39-42页 |
4.2.1 编制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手册 | 第39-40页 |
4.2.2 企业岗位信息的发布 | 第40-41页 |
4.2.3 设立多种员工职业生涯开发的方法 | 第41-42页 |
4.3 深入了解员工需求 | 第42-44页 |
4.3.1 员工自我评估手段的选用 | 第43-44页 |
4.3.2 对不同职业的员工进行不同的职业发展能力素质考评 | 第44页 |
4.3.3 采取职业激励 | 第44页 |
4.4 完善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相匹配的培训体系 | 第44-48页 |
4.4.1 编制工作分析和职位说明书 | 第45-47页 |
4.4.2 制定各个阶段的培训课程 | 第47页 |
4.4.3 严格按照考核制度执行 | 第47-48页 |
4.5 晋升渠道多元化建设 | 第48-50页 |
4.5.1 清除职业通道障碍 | 第48-49页 |
4.5.2 开辟沟通渠道 | 第49页 |
4.5.3 职业晋升通道设计的三种模式 | 第49-50页 |
第五章 SD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0-55页 |
5.1 各岗位、各层级晋升名额 | 第50页 |
5.2 各岗位、各层级评价操作 | 第50-53页 |
5.3 与晋升体系相适应的薪酬制度 | 第53-54页 |
5.4 基于员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培训制度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7页 |
6.1 本论文取得的成果 | 第55-56页 |
6.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