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现代汉语论文

《生死疲劳》语言风格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2页
    一 研究的缘由第8页
    二 研究的现状第8-9页
    三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9-10页
    四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2页
第一章 《生死疲劳》语言风格的界定及其特征第12-16页
    第一节 《生死疲劳》语言风格的界定第12-14页
    第二节 《生死疲劳》语言风格的特征第14-16页
第二章 《生死疲劳》的语言风格手段第16-50页
    第一节 藻丽语言风格的表现手段第16-34页
        一 语音风格手段第16-24页
        二 词汇风格手段第24-27页
        三 句法风格手段第27-29页
        四 辞格风格手段第29-34页
    第二节 繁丰语言风格的表现手段第34-40页
        一 词汇风格手段第34-36页
        二 句法风格手段第36-38页
        三 辞格风格手段第38-39页
        四 零标点形式第39-40页
    第三节 幽默语言风格的表现手段第40-46页
        一 仿拟第40-41页
        二 转品第41页
        三 借代第41-42页
        四 矛盾第42页
        五 新典第42-43页
        六 挪用第43-44页
        七 断取第44页
        八 引用第44-45页
        九 旁逸第45页
        十 顺口第45-46页
    第四节 通俗语言风格的表现手段第46-50页
        一 口语词第46-47页
        二 方言词第47页
        三 俗谚第47-50页
第三章 《生死疲劳》语言风格的制导因素第50-54页
    第一节 表达主体因素对《生死疲劳》语言风格的制约第50-52页
        一 莫言的成长经历第50-51页
        二 作家的语言修养第51页
        三 莫言的文化积淀第51页
        四 莫言的创作观第51-52页
        五 风格创造受交际环境的制约第52页
    第二节 表达对象因素对《生死疲劳》语言风格的影响第52-54页
第四章 《生死疲劳》语言风格的审美效应第54-60页
    第一节 藻丽风格的审美效应第54-56页
        一 韵律美第54-55页
        二 绚丽美第55页
        三 均衡美第55页
        四 联系美第55-56页
    第二节 繁丰风格的审美效应第56-57页
        一 细腻美第56-57页
        二 连续美第57页
    第三节 幽默风格的审美效应第57-58页
    第四节 通俗风格的审美效应第58-60页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件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布拉卡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2015-2017)教学适应问题调查研究
下一篇:对外汉语综合教材生词释义的研究--以《汉语综合教程(中级/高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