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的目标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学习行为与自适应学习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内外学习行为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外自适应学习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3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1.4.2 归纳法 | 第18页 |
1.4.3 回归分析法 | 第18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2.1 学习行为 | 第19-21页 |
2.1.1 学习行为相关概念 | 第19页 |
2.1.2 学习行为的特点 | 第19-20页 |
2.1.3 学习行为分类 | 第20-21页 |
2.2 自适应学习 | 第21-22页 |
2.2.1 自适应学习相关概念 | 第21页 |
2.2.2 自适应学习平台与传统网络学习平台的比较 | 第21-22页 |
2.3 学习风格 | 第22-23页 |
2.3.1 学习风格的概念 | 第22页 |
2.3.2 学习风格测量模型 | 第22-23页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4.1 行为科学 | 第23-25页 |
2.4.2 个体差异理论 | 第25页 |
2.4.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网络学习中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 第27-37页 |
3.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第27页 |
3.2 问卷的设计 | 第27-28页 |
3.3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第28-34页 |
3.3.1 制定学习规划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 第28页 |
3.3.2 学习者的参与度与学习成绩、学习者知识水平的相关性 | 第28-29页 |
3.3.3 教师的作用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 第29-30页 |
3.3.4 学习行为方式与学习者知识水平的相关性 | 第30-31页 |
3.3.5 信息获取的效率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 | 第31页 |
3.3.6 网络学习中偏好调查 | 第31-33页 |
3.3.7 网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33-34页 |
3.4 总结与建议 | 第34-36页 |
3.4.1 关于问卷调查的总结 | 第34-35页 |
3.4.2 自适应学习平台的应用建议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自适应学习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 第37-50页 |
4.1 自适应学习平台的设计目标 | 第37页 |
4.2 自适应学习平台需求分析 | 第37-39页 |
4.2.1 平台用户 | 第38页 |
4.2.2 自适应学习规划 | 第38页 |
4.2.3 学习资源 | 第38-39页 |
4.2.4 交流互动工具 | 第39页 |
4.2.5 学习行为 | 第39页 |
4.3 自适应学习平台的系统架构 | 第39-40页 |
4.4 自适应学习平台的逻辑结构 | 第40-42页 |
4.5 自适应学习平台的总体分析 | 第42-43页 |
4.6 自适应学习平台的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43-48页 |
4.6.1 用户参与活动分析 | 第43-44页 |
4.6.2 学习测试模块 | 第44-45页 |
4.6.3 学习模块 | 第45-47页 |
4.6.4 学习资源推荐模块 | 第47-48页 |
4.6.5 学习行为监测模块 | 第48页 |
4.7 关键技术分析 | 第48-49页 |
4.7.1 基于标签的推荐算法 | 第48-49页 |
4.7.2 Servlet技术 | 第4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自适应学习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 第50-60页 |
5.1 自适应学习平台的开发环境 | 第50页 |
5.2 自适应学习平台主要功能的实现 | 第50-59页 |
5.2.1 用户登录与注册功能 | 第50-51页 |
5.2.2 学习风格测验功能 | 第51-54页 |
5.2.3 学习者知识水平测验功能 | 第54页 |
5.2.4 学习者学习功能 | 第54-58页 |
5.2.5 个性化推荐功能 | 第58页 |
5.2.6 学习行为监测功能 | 第58-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60-61页 |
6.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后续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1 | 第65-70页 |
附录2 | 第70-7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