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薄弱的地理学习基础 | 第11页 |
1.1.2 信息技术时代下的教育改革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2.1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状况 | 第13-16页 |
1.2.2 思维导图 | 第16-18页 |
1.3 选题意义 | 第18-21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8-20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20-21页 |
1.4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1.4.1 理论目标 | 第21页 |
1.4.2 实践目标 | 第2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21-22页 |
1.5.2 实验法 | 第22页 |
1.5.3 访谈法 | 第22页 |
1.5.4 问卷调查法 | 第22-23页 |
1.5.5 研究路线图 | 第23-24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1.1 可视化理论 | 第24-25页 |
2.1.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5-26页 |
3. 传统与新式多媒体软件 | 第26-34页 |
3.1 传统多媒体教学中的常见误区 | 第26-27页 |
3.1.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 | 第26页 |
3.1.2 被多媒体工具所“绑架” | 第26-27页 |
3.1.3 教学内容碎片化 | 第27页 |
3.2 新式多媒体软件的发展 | 第27-30页 |
3.3 FS与PPT对比 | 第30-31页 |
3.3.1 演示内容组织结构上不同 | 第30-31页 |
3.3.2 适用知识类型不同 | 第31页 |
3.3.3 适用的课型不同 | 第31页 |
3.4 Focusky与思维导图的结合运用的适用性论证 | 第31-34页 |
3.4.1 适于思维导图的演示工具 | 第31-33页 |
3.4.2 弥补思维导图缺点 | 第33-34页 |
4. 基于FS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研究——以《中国地形》为例 | 第34-42页 |
4.1 基于FS的教学设计 | 第34-36页 |
4.1.1 学情分析 | 第34-35页 |
4.1.2 教学目标 | 第35-36页 |
4.2 教学设计 | 第36-41页 |
4.3 目标检测与教学反思 | 第41-42页 |
5. 教学实践验证 | 第42-46页 |
5.1 实验对象分析 | 第42页 |
5.2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42页 |
5.3 实验操作过程 | 第42-43页 |
5.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43-45页 |
5.5 实验结论 | 第45-46页 |
6. 结语 | 第46-53页 |
6.1 在地理教学中的突出优点 | 第46-48页 |
6.1.1 体现地理区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 第46页 |
6.1.2 符合人类认知规律和特点 | 第46页 |
6.1.3 体现区域的整体性和局部性 | 第46页 |
6.1.4 课堂操作更加自由 | 第46-47页 |
6.1.5 更有利于跟上教师进度和学生笔记的落实 | 第47页 |
6.1.6 全平台支持 | 第47-48页 |
6.2 教学过程注意事项 | 第48-51页 |
6.2.1 教学理念的转换 | 第48页 |
6.2.2 注意适用范围 | 第48-49页 |
6.2.3 围绕“学习目标”的教学理念 | 第49页 |
6.2.4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 第49-50页 |
6.2.5 强调情境的创设和协作学习 | 第50-51页 |
6.3 建议 | 第51页 |
6.3.1 建议高校地理专业推广教学 | 第51页 |
6.3.2 建议在广大的地理教师群体中推广 | 第51页 |
6.3.3 建议研发公司完善软件不足加大投入 | 第51页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