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一) 对音乐区域活动的思考 | 第9页 |
(二) 对音乐区域中教师的思考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一) 区域活动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二) 音乐区域活动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三) 区域活动中指导策略 | 第15-17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一) 音乐区域活动 | 第17页 |
(二) 教师指导策略 | 第17-18页 |
五、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二)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一章 行动研究设计 | 第21-29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1-2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二) 研究过程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前期准备 | 第23-27页 |
(一) 班级音乐区域介绍 | 第23页 |
(二) 班级幼儿音乐水平发展整体情况 | 第23-24页 |
(三) 班级音乐区域活动开展现状 | 第24-26页 |
(四) 原因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节 行动研究方案 | 第27-29页 |
(一) 研究问题 | 第27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三) 行动研究流程图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行动研究的实施 | 第29-46页 |
第一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投放材料,引发创作 | 第29-34页 |
(一) 第一轮行动研究设计 | 第29-30页 |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 | 第30-32页 |
(三) 第一轮行动研究观察与分析 | 第32-33页 |
(四)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材料投放,激发活动兴趣 | 第34-40页 |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设计 | 第34页 |
(二) 第二轮行动研究实施 | 第34-36页 |
(三) 第二轮行动研究观察与分析 | 第36-39页 |
(四) 第二轮行动研究反思 | 第39-40页 |
第三节 第三轮行动研究——增加材料,激发多样活动 | 第40-46页 |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设计 | 第40页 |
(二) 第三轮行动研究实施 | 第40-42页 |
(三) 第三轮行动研究观察与分析 | 第42-44页 |
(四)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 第46-54页 |
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实施效果 | 第46-47页 |
(一)促使音乐区域由单一的、模仿为主的活动向综合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转变 | 第46页 |
(二) 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 第46-47页 |
(三) 发展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47页 |
第二节 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第47-49页 |
第三节 音乐区域活动开展的教育建议 | 第49-54页 |
(一) 认清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作用 | 第49-50页 |
(二) 善于观察 | 第50-51页 |
(三) 利用环境和材料支持幼儿的活动 | 第51-52页 |
(四) 适当的集体活动支持音乐区域活动的开展 | 第52页 |
(五) 循序渐进推进活动,充分挖掘多种可能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第56-58页 |
附录 B 编码说明表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