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8-9页 |
(一) S老师教育行为的吸引 | 第8页 |
(二) 时代的呼唤 | 第8页 |
(三) 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 第8页 |
(四) 研究的空间 | 第8-9页 |
(五) 个人成长的需要 | 第9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 智慧型教师的相关研究 | 第9-12页 |
(二) 智慧型幼儿教师的相关研究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 文献法 | 第12-13页 |
(二) 观察法 | 第13页 |
(三) 访谈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4-17页 |
一、智慧 | 第14页 |
二、教育智慧 | 第14-15页 |
三、智慧型教师 | 第15-17页 |
第三章 S老师的幼儿园一日教育实践 | 第17-30页 |
一、S老师的概况 | 第17页 |
二、S老师的幼儿园一日教育实践 | 第17-30页 |
(一) 入园 | 第17-18页 |
(二) 晨间锻炼 | 第18页 |
(三) 晨谈 | 第18-20页 |
(四) 集体教学活动 | 第20-24页 |
(五) 游戏时间 | 第24-26页 |
(六) 餐前活动 | 第26-27页 |
(七) 午餐 | 第27页 |
(八) 午休 | 第27-29页 |
(九) 点心 | 第29页 |
(十) 集体活动、游戏时间 | 第29页 |
(十一) 离园 | 第29-30页 |
第四章 S老师的特征 | 第30-36页 |
一、指向幼儿方面 | 第30-32页 |
(一)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 第30页 |
(二) 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 | 第30-31页 |
(三) 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 第31页 |
(四) 善用鼓励 | 第31-32页 |
二、指向自我方面 | 第32-34页 |
(一) 富有学识,深谙幼儿发展规律和特点 | 第32-33页 |
(二) 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上 | 第33页 |
(三) 主动好学 | 第33-34页 |
三、积极人格特质 | 第34-36页 |
(一) 独特创新 | 第34页 |
(二) 自由幸福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影响因素 | 第36-40页 |
一、内部因素 | 第36-38页 |
(一) 坚定的信念 | 第36页 |
(二) 对工作的热爱 | 第36-37页 |
(三) 勤学善思 | 第37-38页 |
二、外部因素 | 第38-40页 |
(一) 师父的引领 | 第38页 |
(二) 幼儿园提供的机会 | 第38-39页 |
(三) 幼儿家长的支持 | 第39页 |
(四) 父母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0-44页 |
一、总结 | 第40页 |
二、建议 | 第40-44页 |
(一)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坚定自己的信念 | 第40页 |
(二) 培养观察力,提高对幼儿问题的敏感性 | 第40-41页 |
(三) 建立与幼儿的信任 | 第41-42页 |
(四) 重视家长工作 | 第42-43页 |
(五) 终身学习 | 第43-44页 |
附录A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