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试和检验论文

基于逻辑测试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主要创新点第16页
    1.4 论文内容组织结构第16-19页
第二章 硬件木马及检测方法研究第19-29页
    2.1 硬件木马及其检测方法第19-23页
        2.1.1 硬件木马第19-20页
        2.1.2 硬件木马分类第20-21页
        2.1.3 硬件木马检测方法第21-23页
    2.2 基于组合测试检测硬件木马的可行性分析第23-25页
    2.3 基于稀有节点检测硬件木马的可行性分析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基于组合测试的硬件木马逻辑检测方法研究第29-43页
    3.1 基于组合测试的硬件木马检测分析第29-30页
    3.2 基于组合测试的硬件木马检测模型建立第30-33页
        3.2.1 硬件木马攻击信号的传递关系分析第31页
        3.2.2 基于组合测试的硬件木马检测模型建立第31-33页
    3.3 基于贪婪算法的测试向量生成方案设计第33-36页
        3.3.1 基于贪婪算法的测试向量生成算法第33-35页
        3.3.2 基于贪婪算法的测试向量生成方案第35-36页
    3.4 提高激活效率的测试向量生成方案设计第36-41页
        3.4.1 最优扩展的测试向量生成算法第37-39页
        3.4.2 提高激活效率的测试向量生成算法第39-40页
        3.4.3 提高激活效率的测试向量生成方案第40-41页
    3.5 本章小节第41-43页
第四章 基于稀有节点的硬件木马逻辑检测方法研究第43-61页
    4.1 电路中稀有节点分析第43-45页
        4.1.1 稀有节点分析第43页
        4.1.2 稀有节点查找第43-45页
    4.2 基于稀有节点的硬件木马逻辑检测模型建立第45-49页
        4.2.1 基于稀有节点的硬件木马攻击模型第45-47页
        4.2.2 基于稀有节点的硬件木马逻辑检测模型建立第47-49页
    4.3 稀有节点激活次数N的确定第49-53页
        4.3.1 N与S的关系第49-50页
        4.3.2 N值确定第50-53页
    4.4 基于稀有节点的测试向量生成方案设计第53-59页
        4.4.1 稀有节点查找确定方案第54-55页
        4.4.2 基于稀有节点的测试向量生成算法第55-57页
        4.4.3 基于稀有节点的测试向量生成方案第57-59页
    4.5 本章小节第59-61页
第五章 基于逻辑测试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仿真验证第61-81页
    5.1 基于逻辑测试的硬件木马检测平台搭建第61-64页
        5.1.1 基于组合测试的硬件木马检测平台搭建第61-62页
        5.1.2 基于稀有节点的硬件木马检测平台搭建第62-64页
    5.2 基于组合测试的硬件木马检测仿真验证第64-70页
        5.2.1 待测电路设计第64-65页
        5.2.2 基于贪婪算法的组合测试检测方法第65-68页
        5.2.3 提高激活效率的组合测试检测方法第68-70页
    5.3 基于稀有节点的硬件木马检测仿真验证第70-80页
        5.3.1 待测电路设计第70-72页
        5.3.2 稀有节点查找及参数确定第72-77页
        5.3.3 基于稀有节点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第77-80页
    5.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6.1 总结第81-82页
    6.2 展望第82-83页
致谢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作者简历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波段共口径连续共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下一篇:大学生在MOBA游戏中角色传播的现实影响研究--以《英雄联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