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地方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赣南苏区红歌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第2章 赣南苏区红歌的概况 | 第12-17页 |
2.1 历史源流 | 第12-13页 |
2.2 歌曲特点 | 第13-15页 |
2.2.1 赣南苏区红歌的战争性和革命性 | 第13-14页 |
2.2.2 赣南苏区红歌的地方性与群众性 | 第14页 |
2.2.3 赣南苏区红歌的民歌性 | 第14-15页 |
2.3 价值和功能 | 第15-17页 |
2.3.1 赣南苏区红歌的艺术价值 | 第15-16页 |
2.3.2 赣南苏区红歌的社会德育功能 | 第16-17页 |
第3章 赣南苏区红歌在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以A中学为例 | 第17-32页 |
3.1 调查背景 | 第17-21页 |
3.2 现状调查 | 第21-25页 |
3.2.1 对A中学的调查与访谈 | 第21-24页 |
3.2.2 赣南苏区红歌调查现状总结 | 第24-25页 |
3.3 教学调查 | 第25-32页 |
3.3.1 赣南苏区红歌在中学音乐教学的实践运用——以《送郎当红军》为例 | 第25-28页 |
3.3.2 《送郎当红军》教学过程 | 第28-30页 |
3.3.3 教学后的调查及分析 | 第30-32页 |
第4章 赣南苏区红歌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 | 第32-34页 |
4.1 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 第32页 |
4.2 学生主体性的背离 | 第32页 |
4.3 赣南苏区红歌教材的缺乏 | 第32-33页 |
4.4 音乐设施与教学过程不协调 | 第33页 |
4.5 教学管理影响课堂效率 | 第33-34页 |
第5章 赣南苏区红歌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策略 | 第34-40页 |
5.1 开发和编写赣南苏区红歌音乐教材 | 第34-35页 |
5.1.1 赣南苏区红歌教材是对统编教材的补充和完善 | 第34-35页 |
5.1.2 赣南苏区红歌教材编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 第35页 |
5.1.3 赣南苏区红歌教材内容要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 | 第35页 |
5.2 提高音乐教师的赣南苏区红歌教学综合能力 | 第35-38页 |
5.2.1 音乐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 第35-36页 |
5.2.2 掌握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 第36页 |
5.2.3 培养教师多元音乐文化观念 | 第36-37页 |
5.2.4 教师能力培训的多样化 | 第37页 |
5.2.5 提高苏区红歌教学质量 | 第37-38页 |
5.3 提高学生对赣南苏区红歌学习的自主性 | 第38-40页 |
5.3.1 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 第38页 |
5.3.2 掌握自主学习技巧 | 第38页 |
5.3.3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 第38-39页 |
5.3.4 组织课后红歌活动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