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蒙动物类成语对比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三、研究理论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第一节 汉语文献综述 | 第14页 |
第二节 蒙语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汉蒙成语特点及来源 | 第16-30页 |
第一节 汉蒙成语界定与汉蒙成语特点 | 第16-22页 |
一、汉蒙成语界定 | 第17-19页 |
二、汉蒙成语特点 | 第19-22页 |
第二节 汉蒙动物类成语来源 | 第22-30页 |
一、汉语成语来源 | 第22-25页 |
二、蒙古成语来源 | 第25-30页 |
第三章 汉蒙动物成语的语义比较 | 第30-40页 |
第一节 汉蒙动物成语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的关系 | 第30-33页 |
一、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基本相同 | 第30-31页 |
二、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不同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汉蒙动物成语喻体和喻义的关系 | 第33-38页 |
一、喻体相同或相近,喻义相同或相近 | 第33-35页 |
二、喻体相同或相近而喻义不尽相同 | 第35-36页 |
三、喻体不同,喻义相同或相近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汉蒙动物成语语用比较 | 第40-46页 |
第一节 汉蒙动物成语中的动物喻人 | 第40-43页 |
一、喻人 | 第40-41页 |
二、对场面的描写 | 第41-42页 |
三、对情感的描写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汉蒙动物成语中的特殊动物语用 | 第43-44页 |
一、麒麟 | 第43页 |
二、凤凰 | 第43页 |
三、乌龟 | 第43页 |
四、龙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汉蒙动物成语结构比较 | 第46-52页 |
第一节 汉蒙动物成语的内部结构 | 第46-48页 |
第二节 汉蒙动物成语的结构方式 | 第48-51页 |
一、并列式 | 第48-49页 |
二、主谓式 | 第49-50页 |
三、偏正式 | 第50页 |
四、动宾式 | 第50-51页 |
五、后补结构 | 第51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汉蒙动物成语的文化内涵比较 | 第52-60页 |
第一节 汉蒙动物成语描绘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 | 第52-59页 |
一、汉蒙动物成语描绘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 | 第52-57页 |
二、汉蒙动物成语描绘观念信仰 | 第57-59页 |
第二节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七章 汉语有关成语教学对策 | 第60-68页 |
第一节 成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第60-61页 |
一、对外汉语中成语教学的必要性 | 第60页 |
二、从教学的基本任务看成语教学的必要性 | 第60-61页 |
第二节 蒙古学生学习时使用汉语成语中的常见偏误 | 第61-63页 |
一、语音和字形方面 | 第61-62页 |
二、结构方面 | 第62-63页 |
第三节 对成语教学的启示 | 第63-67页 |
一、对蒙古学生汉语成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63页 |
二、合理安排各类成语在教材、大纲中的数量及顺序 | 第63-64页 |
三、重视成语内部语素义 | 第64页 |
四、汉语教师应该严格把握成语类型 | 第64页 |
五、注意区分常用高频语素和生僻的低频语素 | 第64-66页 |
六、重视古今异义的语素 | 第66页 |
七、加强语境教学 | 第66-6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