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引言第8-14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 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第8页
        2、 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第8-9页
        3、 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第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4页
        1、 情境第12-13页
        2、 情境教学第13页
        3、 情境教学法第13-14页
一、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第14-18页
    (一)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15页
    (二) 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第15-16页
    (三) 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第16-17页
    (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17-18页
二、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第18-21页
    (一) 建构主义理论第18-19页
    (二) 情感与认知活动相互作用原理第19-20页
    (三) 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第20页
    (四) 认识的直观原理第20页
    (五) 迁移理论第20-21页
三、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第21-25页
    (一) 科学性原则第21-22页
    (二) 直观性原则第22页
    (三) 趣味性原则第22-23页
    (四) 启发性原则第23-24页
    (五) 价值性原则第24-25页
四、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途径与方法第25-29页
    (一) 运用语言创设情境第25-26页
    (二) 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第26-27页
    (三)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第27页
    (四) 运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第27-28页
    (五) 运用音乐创设情境第28-29页
五、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第29-31页
    (一) 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忌“拿来主义”第29页
    (二)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切忌教师“大包大揽”第29-30页
    (三) 创设情境要贯穿始终,忌“虎头蛇尾”第30页
    (四) 创设情境贵“精”,不宜“多”第30-31页
结语第31页
注释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服务供应链的海运物流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