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2页 |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第7-8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 1.文献法 | 第10页 |
| 2.访谈法 | 第10页 |
| 3.观察法 | 第10-11页 |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二、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唐诗的文化资源概述 | 第12-19页 |
| (一)唐诗的历史教学文化资源内涵 | 第12页 |
| (二)唐诗的历史教学文化资源分类 | 第12-17页 |
| 1.政治资源 | 第12-15页 |
| 2.经济资源 | 第15-16页 |
| 3.文化资源 | 第16-17页 |
| (三)唐诗的历史教学文化资源价值 | 第17-19页 |
| 三、唐诗在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19-24页 |
| (一)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 (二)唐诗在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22页 |
|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 第19-20页 |
| 2.有利于强化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 | 第20页 |
|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第20-21页 |
|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 第21-22页 |
| (三)唐诗在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24页 |
| 1.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唐诗资源 | 第22页 |
| 2.唐诗自身丰富的历史信息 | 第22-23页 |
| 3.新课程改革下多样化教学的必然要求 | 第23-24页 |
| 四、唐诗在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第24-33页 |
| (一)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的运用 | 第24-27页 |
| 1.提取直观信息,加深基础知识了解 | 第24-26页 |
| 2.积极参与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 第26-27页 |
| (二)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的运用 | 第27-29页 |
| 1.导入新课 | 第27-28页 |
| 2.突破重、难点 | 第28-29页 |
| 3.拓展课外知识 | 第29页 |
| (三)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上的运用 | 第29-33页 |
| 1.培养审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 第30页 |
| 2.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格的教育 | 第30-33页 |
| 五、唐诗在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原则和问题及解决建议 | 第33-35页 |
| (一)在教学运用中应遵循的原则 | 第33-34页 |
| 1.真实性原则 | 第33页 |
| 2.简短性原则 | 第33-34页 |
| 3.适度性原则 | 第34页 |
| (二)在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 第34-35页 |
| 1.选取的唐诗内容与教学内容出现偏差 | 第34页 |
| 2.混淆唐诗的文学性和历史真实性 | 第34-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