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1 余甘子简介 | 第15页 |
1.1.2 余甘子果渣简介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2.1 干燥 | 第16-18页 |
1.2.2 膳食纤维 | 第18-21页 |
1.2.3 果渣发酵 | 第21-22页 |
1.2.4 本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 第22-23页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第23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余甘子果渣干燥的研究 | 第25-43页 |
2.1 材料与设备 | 第25-26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25页 |
2.1.2 材料与设备 | 第25-2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6-29页 |
2.2.1 不同干燥方式对余甘子果渣理化性质影响 | 第26-27页 |
2.2.2 余甘子果渣干燥动力学研究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1页 |
2.3.1 不同干燥方式对余甘子果渣理化性质影响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2.3.2 余甘子果渣干燥动力学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2.4 结论 | 第41-43页 |
2.4.1 不同干燥方式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1页 |
2.4.2 果渣干燥动力学研究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膳食纤维提取与利用 | 第43-74页 |
3.1 材料与设备 | 第43-44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43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43-44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4-49页 |
3.2.1 样品处理与成分分析 | 第44页 |
3.2.2 碱法提取余甘子SDF试验 | 第44-45页 |
3.2.3 余甘子DF制备与改性试验 | 第45页 |
3.2.4 余甘子SDF单宁自组装膜制备 | 第45页 |
3.2.5 性质表征与应用 | 第45-4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9-72页 |
3.3.1 余甘子渣中化学成分分析 | 第49页 |
3.3.3 碱法提取余甘子SDF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6页 |
3.3.4 物理改性对余甘子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影响 | 第56-63页 |
3.3.5 自组装膜结构的性质与应用 | 第63-72页 |
3.4 结论 | 第72-74页 |
3.4.1 碱法提取余甘子SDF结果与分析 | 第72页 |
3.4.2 物理改性对余甘子DF影响结果与分析 | 第72-73页 |
3.4.3 自组装膜制备与应用结果与分析 | 第73-74页 |
第四章 余甘子果渣发酵 | 第74-86页 |
4.1 材料与设备 | 第74-75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74页 |
4.1.2 仪器与设备 | 第74-75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75-76页 |
4.2.1 样品处理 | 第75页 |
4.2.2 糖化阶段酶筛选 | 第75页 |
4.2.3 余甘子果渣糖化单因素和优化试验 | 第75-76页 |
4.2.4 余甘子果渣发酵单因素和优化试验 | 第76页 |
4.2.5 发酵产品理化指标的检测 | 第7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76-85页 |
4.3.1 酶筛选 | 第76-77页 |
4.3.2 糖化过程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 | 第77-81页 |
4.3.3 发酵过程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 | 第81-85页 |
4.3.4 发酵产品理化指标 | 第85页 |
4.4 结论 | 第85-8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5.1 结论 | 第86-88页 |
5.1.1 余甘子果渣的干燥 | 第86-87页 |
5.1.2 膳食纤维的提取与利用 | 第87页 |
5.1.3 余甘子果渣发酵产品 | 第87-88页 |
5.2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0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