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13-16页 |
(一)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六、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17-28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1页 |
一、混业经营及混业经营保险企业 | 第17-20页 |
二、保险企业员工及留存率 | 第20-21页 |
三、保险企业员工培训 | 第21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21-27页 |
一、培训体系模型 | 第21-23页 |
二、胜任力理论 | 第23-26页 |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概况及员工培训现状 | 第28-40页 |
第一节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概况 | 第28-35页 |
一、混业经营保险企业业务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二、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现状 | 第29-35页 |
第二节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现状 | 第35-39页 |
一、培训组织架构 | 第36-37页 |
二、培训课程体系现状 | 第37页 |
三、培训讲师队伍现状 | 第37-38页 |
四、培训运营体系现状 | 第38页 |
五、培训支持体系现状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0-48页 |
第一节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一、培训体系无法满足混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需要 | 第40-41页 |
二、培训缺乏有效的需求分析环节 | 第41页 |
三、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 第41-42页 |
四、培训讲师队伍不专业 | 第42页 |
五、培训支持体系不科学 | 第42-43页 |
六、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 | 第43页 |
第二节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7页 |
一、企业战略与经营层面的原因分析 | 第43-44页 |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流程层面的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三、企业操作层面的原因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再设计 | 第48-69页 |
第一节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再设计的原则和思路 | 第48-49页 |
一、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再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48页 |
二、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再设计的思路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 第49-57页 |
一、基于战略的组织层面培训需求分析 | 第49-53页 |
二、基于业务的任务层面培训需求分析 | 第53-54页 |
三、基于胜任力的员工层面培训需求分析 | 第54-57页 |
第三节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 | 第57-65页 |
一、培训目标确定 | 第57页 |
二、培训课程设置 | 第57-59页 |
三、培训方式选择 | 第59-60页 |
四、培训讲师队伍优化 | 第60-61页 |
五、培训资源支持 | 第61-65页 |
第四节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的设计 | 第65-68页 |
一、反应层评估的设计 | 第65-66页 |
二、学习层评估的设计 | 第66页 |
三、行为层评估的设计 | 第66-67页 |
四、效果层评估的设计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实施保障 | 第69-73页 |
第一节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实施的制度保障 | 第69-70页 |
一、健全相关培训管理制度 | 第69页 |
二、实行综合金融服务顾问“员工制” | 第69-70页 |
三、实行“校园优才”助学计划 | 第70页 |
第二节 混业经营保险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实施的环境保障 | 第70-72页 |
一、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 | 第70-71页 |
二、加强培训技术资源支持 | 第71页 |
三、赢得管理者的支持 | 第71-72页 |
四、搭建业务分享平台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