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糖尿病及便携式血糖仪概述 | 第9-18页 |
1. 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 | 第9-12页 |
1.1 糖尿病的危害 | 第9-10页 |
1.1.1 糖尿病的定义 | 第9页 |
1.1.2 糖尿病的分类 | 第9-10页 |
1.1.3 糖尿病的危害 | 第10页 |
1.2 糖尿病的预防与防治 | 第10-12页 |
2. 便携式血糖仪简介 | 第12-18页 |
2.1 便携式血糖仪的分类 | 第12-14页 |
2.1.1 按工作原理分类 | 第12页 |
2.1.2 按测糖方式分类 | 第12页 |
2.1.3 按采血方式分类 | 第12-13页 |
2.1.4 按品牌分类 | 第13页 |
2.1.5 按价格档次分类 | 第13-14页 |
2.2 便携式血糖仪的发展前景 | 第14-18页 |
2.2.1 社会需求 | 第14-15页 |
2.2.2 技术发展 | 第15-18页 |
第二章 人机交互概述 | 第18-44页 |
1 人机交互概述 | 第18-27页 |
1.1 人机交互与人机交互界面 | 第18-22页 |
1.1.1 人机交互及其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1.2 人机界面 | 第19-21页 |
1.1.3 人机交互与人机界面的关系 | 第21-22页 |
1.2 与人机交互相关的学科介绍 | 第22-26页 |
1.2.1 人机工程学 | 第22-23页 |
1.2.2 认知心理学 | 第23-26页 |
1.3 人机交互的目标与价值 | 第26页 |
1.4 Haworth 座椅的人机交互案例分析 | 第26-27页 |
2 交互 | 第27-33页 |
2.1 交互的框架 | 第27-28页 |
2.2 交互的形式 | 第28-31页 |
2.3 交互性 | 第31-32页 |
2.4 Ipod Touch 的人机交互方式案例分析 | 第32-33页 |
3 人机交互式设计的基础和方法 | 第33-39页 |
3.1 以用户为中心 | 第33-34页 |
3.2 任务分析 | 第34页 |
3.3 界面设计要素 | 第34-39页 |
3.3.1 常见的界面形式 | 第34-35页 |
3.3.2 图形用户界面 | 第35-37页 |
3.3.3 设计图形用户界面的原则 | 第37-38页 |
3.3.4 多通道用户界面 | 第38-39页 |
4 可用性分析与评估 | 第39-44页 |
4.1 支持可用性的原理 | 第39页 |
4.2 评估的目标及方法 | 第39-44页 |
4.2.1 评估的目标 | 第39-40页 |
4.2.2 评估的方法 | 第40-44页 |
第三章 针对便携式血糖仪的人机交互研究 | 第44-63页 |
1 便携式血糖仪的人机交互分析 | 第44-59页 |
1.1 便携式血糖仪的工作原理 | 第44-46页 |
1.2 针对各种便携式血糖仪的人机交互分析 | 第46-59页 |
1.2.1 便携式血糖仪的用户分析 | 第46-48页 |
1.2.2 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过程分析 | 第48-49页 |
1.2.3 便携式血糖仪的人机交互分析 | 第49-55页 |
1.2.4 便携式血糖仪的人机交互界面分析 | 第55-59页 |
2. 针对便携式血糖仪交互性的评估 | 第59-63页 |
2.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59-61页 |
2.1.1 问卷调查 | 第59-60页 |
2.1.2 个人访谈 | 第60-61页 |
2.1.3 实地监测 | 第61页 |
2.2 评估结果 | 第61-63页 |
2.2.1 人机交互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 第61页 |
2.2.2 人机交互界面的评估结果 | 第61-63页 |
第四章 便携式血糖仪人机交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第63-71页 |
1 当前便携式血糖仪人机交互性能的优势 | 第63-64页 |
2. 当前便携式血糖仪人机交互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第64-65页 |
3. 针对便携式血糖仪人机交互设计准则 | 第65-69页 |
3.1 可用性方面的设计原则 | 第65-66页 |
3.2 人机交互界面软件方面的设计准则 | 第66-69页 |
3.3 人机交互界面硬件方面的设计准则 | 第69页 |
4. 便携式血糖仪人机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