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白菜类论文--白菜(小白菜)论文

利用AFLP、SRAP标记分析不结球白菜遗传多样性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文献综述:白菜类植物起源和亲缘关系分析研究进展第16-35页
    1.1 白菜类的起源、演化研究进展第16-21页
        1.1.1 大白菜(Chinese cabbage, ssp, pekinensis)的起源与演化第17-18页
        1.1.2 普通白菜(Pak Choi, ssp. chinensis)的起源与演化第18-19页
        1.1.3 菜薹(Caitai, ssp. parachinensis)的起源与演化第19页
        1.1.4 薹菜(Taicai's/Tai tsar’s, ssp.chinensis)的起源与演化第19页
        1.1.5 塌菜类(Wuta-tsai, ssp. Narinosa)的起源与演化第19-20页
        1.1.6 芜菁(Turnip, ssp. rapa)的起源与演化第20页
        1.1.7 油用白莱类作物(ssp. oleifera)的起源与进化第20-21页
    1.2 白菜类的分类研究及亲缘关系研究第21-27页
        1.2.1 芸薹属植物种间的分类及亲缘关系第21-25页
        1.2.2 白菜类蔬菜的分类及亲缘关系第25-27页
    1.3 分子标记在白菜类蔬菜育种中的应用第27-35页
        1.3.1 同工酶标记第27-28页
        1.3.2 几种常用的DNA 分子标记技术第28-30页
        1.3.3 分子标记在白菜类蔬菜育种中的应用第30-35页
2 白菜类蔬菜遗传多样性的AFLP 分子标记研究第35-50页
    2.1 实验材料第36-38页
    2.2 实验方法第38-43页
        2.2.1 DNA 模板的制备第38页
        2.2.2 AFLP 分析的主要步骤第38-42页
        2.2.3 变性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及凝胶扫描第42页
        2.2.4 电泳第42页
        2.2.5 AFLP 银染程序第42-43页
    2.3 结果分析第43-49页
        2.3.1 白菜类蔬菜的DNA 提取第43-44页
        2.3.2 AFLP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4页
        2.3.3 引物选择第44-45页
        2.3.4 AFLP 数据分析第45-46页
        2.3.5 AFLP 聚类分析结果第46-49页
    2.4 讨论第49-50页
3 白菜类蔬菜遗传多样性的SRAP 分子标记研究第50-60页
    3.1 实验材料第50-51页
    3.2 实验方法第51-52页
        3.2.1 DNA 模板的制备第51页
        3.2.2 SRAP 主要步骤第51-52页
        3.2.3 变性第52页
        3.2.4 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及凝胶扫描第52页
        3.2.5 电泳第52页
        3.2.6 SRAP 银染程序第52页
    3.3 结果分析第52-59页
        3.3.1 SRAP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2-54页
        3.3.2 引物选择第54-55页
        3.3.3 SRAP 数据分析第55-56页
        3.3.4 SRAP 聚类分析结果第56-59页
    3.4 讨论第59-60页
4 白菜类蔬菜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学标记研究第60-67页
    4.1 实验材料第60页
    4.2 观测记载的性状及标准第60-62页
    4.3 结果分析第62-66页
        4.3.1 形态学性状数据统计结果第62-63页
        4.3.2 形态学性状聚类分析结果第63-66页
    4.4 讨论第66-67页
5 白菜类蔬菜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与形态学标记比较第67-70页
    5.1 实验材料第67页
    5.2 实验方法第67页
        5.2.1 实验方法和数据来源第67页
        5.2.2 数据的统计分析第67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67-69页
        5.3.1 分子标记聚类结果第67页
        5.3.2 形态学标记聚类结果第67-68页
        5.3.3 AFLP 分子标记聚类结果与形态学标记聚类结果标记第68页
        5.3.4 SRAP 分子标记聚类结果与形态学标记聚类结果标记第68页
        5.3.5 两种分子标记聚类结果比较第68-69页
    5.4 关于遗传多样性问题的几点探讨第69-70页
6 结论第70-72页
7 参考文献第72-82页
8 致谢第82-83页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太阳能和燃料电池的电源系统
下一篇:便携式血糖仪的人机交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