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新飞集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页
        1.1.1 能够全面调动起企业内部员工的潜在能力第9页
        1.1.2 能够吸进、留住人才,从而保证企业的稳定性第9页
        1.1.3 增强人员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企业合力第9页
    1.2 选题的内容及目的第9-10页
        1.2.1 选题的内容第9-10页
        1.2.2 选题的目的第10页
    1.3 研究的方法第10-11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0页
        1.3.2 定性分析法第10页
        1.3.3 定量分析法第10-11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4.2 国内研究状况第16-17页
    1.5 论文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第17-18页
        1.5.1 论文存在问题第17页
        1.5.2 论文存在创新第17-18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8-2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2.1.1 激励内涵第18页
        2.1.2 员工激励的意义第18-19页
        2.1.3 激励机制第19-20页
        2.1.4 激励机制的运行模式第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2页
        2.2.1 薪酬管理第20-21页
        2.2.2 李克特量表第21页
        2.2.3 目标管理法第21页
        2.2.4 360 度绩效考核法第21页
        2.2.5 组织文化第21-22页
第三章 新飞集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现状第22-31页
    3.1 新飞集团的简介第22-23页
    3.2 新飞组织结构及人员状况第23-24页
    3.3 新飞集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现状第24-31页
        3.3.1 物质激励第24-26页
        3.3.2 精神激励第26页
        3.3.3 技术激励第26-27页
        3.3.4 环境激励第27-31页
第四章 新飞集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问卷调查及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第31-59页
    4.1 展开新飞集团员工对于影响激励各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第31-53页
        4.1.1 调查问卷来历与设计第31页
        4.1.2 调查问卷样本基本情况第31-33页
        4.1.3 调查问卷结果(总结果)及分析第33-49页
        4.1.4 调查问卷结果(分问题)及分析第49-53页
    4.2 新飞集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分析第53-57页
        4.2.1 物质激励存在问题分析第53-54页
        4.2.2 精神激励存在问题分析第54-55页
        4.2.3 环境激励存在问题分析第55-56页
        4.2.4 技术激励存在问题分析第56-57页
    4.3 新飞集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第57-59页
        4.3.1 新飞内部管理者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第57页
        4.3.2 企业内运用的激励理论与企业现状脱节第57页
        4.3.3 新飞内部激励制度忽视员工需求多样性第57-59页
第五章 新飞集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改进的对策建议第59-69页
    5.1 物质激励第59-63页
        5.1.1 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保证员工收入公平第59-61页
        5.1.2 构建完善的绩效制度第61-63页
    5.2 精神激励第63-66页
        5.2.1 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透明的选拔制度第64-65页
        5.2.2 提高员工参与度第65-66页
    5.3 环境激励第66-67页
        5.3.1 新商标要继承原商标的文化第66页
        5.3.2 塑造企业文化,构建和谐的企业环境第66-67页
        5.3.3 加强新飞集团工作环境“软件”建设第67页
    5.4 技术激励第67-69页
        5.4.1 建立良好的员工培训制度第67-69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69-71页
    6.1 研究结论第69页
    6.2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作者简介第75-77页
导师评阅表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海化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研究
下一篇:ER公司基于供应链管理下的本土供应商选择及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