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1 供应商 | 第18页 |
2.1.2 供应链 | 第18-19页 |
2.1.3 半导体封测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2 供应商管理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ER公司供应商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3-29页 |
3.1 ER公司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1 ER上海公司的组织架构 | 第23页 |
3.1.2 采购流程 | 第23-24页 |
3.2 ER公司供应商选择及开发现状 | 第24-25页 |
3.3 ER公司本土供应商选择及开发的问题成因分析 | 第25-27页 |
3.3.1 缺乏内部需求和外部市场分析 | 第25-26页 |
3.3.2 实地考察供应商不规范 | 第26页 |
3.3.3 没有以采购总成本的最低为目标 | 第26页 |
3.3.4 供应商评价流程的缺失 | 第26页 |
3.3.5 采购协议签署和执行不到位 | 第26-27页 |
3.4 ER公司本土供应商选择及开发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3.4.1 优化整体供应链 | 第27页 |
3.4.2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 第27-28页 |
3.4.3 服务周期 | 第28页 |
3.4.4 价格 | 第28-29页 |
第四章 ER公司本土供应商的成本选择标准及目标选择标准 | 第29-33页 |
4.1 基于运作总成本评价的供应商选择 | 第29-31页 |
4.1.1 价格水平排序 | 第29页 |
4.1.2 价格水平和质量水平排序 | 第29-30页 |
4.1.3 综合考虑供应商运作绩效 | 第30页 |
4.1.4 交货期成本 | 第30-31页 |
4.1.5 供应商总运作成本评价 | 第31页 |
4.2 目标选择标准 | 第31-33页 |
4.2.1 运输费用 | 第31-32页 |
4.2.2 库存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实施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及不合格供应商淘汰机制 | 第33-38页 |
5.1 实施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 | 第33-34页 |
5.1.1 鼓励供应商参与到新产品开发 | 第33页 |
5.1.2 构建本土供应商信息库 | 第33页 |
5.1.3 构建本土供应商合作需求预测模型 | 第33-34页 |
5.2 构建不合格供应商淘汰机制 | 第34-38页 |
5.2.1 建立不合格供应商淘汰流程 | 第34-35页 |
5.2.2 建立本土供应商激励机制 | 第35页 |
5.2.3 与本土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 第35-3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8-39页 |
6.1 结论 | 第38页 |
6.2 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45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