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稳定鳍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2-16页 |
1.2.1 SWATH及稳定鳍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2 稳定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简介 | 第16-17页 |
第2章 首尾鳍及SWATH的水动力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 第17-47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带鳍船体二维势流水动力系数计算方法 | 第17-20页 |
2.3 带鳍船体二维粘性水动力系数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2.4 首尾鳍动升力修正系数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2.4.1 鳍升力系数与阻力系数求解方法 | 第21-22页 |
2.4.2 鳍动升力修正系数经验公式推导 | 第22-23页 |
2.5 首尾鳍及SWATH的水动力系数计算结果 | 第23-45页 |
2.5.1 带鳍船体二维势流计算 | 第23-25页 |
2.5.2 带鳍船体二维粘性水动力系数计算 | 第25-36页 |
2.5.3 首尾鳍动升力修正系数计算 | 第36-40页 |
2.5.4 带鳍船体三维势流水动力系数计算 | 第40-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带首尾鳍的SWATH运动预报方法研究 | 第47-65页 |
3.1 概述 | 第47页 |
3.2 船体运动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 第47-48页 |
3.3 双体船纵向运动方程及修正 | 第48-50页 |
3.3.1 船舶纵向运动方程 | 第49页 |
3.3.2 纵向运动方程的修正 | 第49-50页 |
3.4 带首尾鳍的SWATH运动预报 | 第50-63页 |
3.4.1 水动力模型的建立 | 第50页 |
3.4.2 计算参数设定 | 第50-51页 |
3.4.3 带首尾鳍的SWATH运动预报及分析 | 第51-54页 |
3.4.4 首尾鳍垂向速度和加速度研究 | 第54-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首尾鳍波浪载荷预报研究 | 第65-83页 |
4.1 概述 | 第65页 |
4.2 首尾鳍上下表面压力分布研究 | 第65-69页 |
4.2.1 压力计算点信息 | 第65页 |
4.2.2 规则波中压力计算结果 | 第65-66页 |
4.2.3 压力的短期预报计算结果 | 第66-69页 |
4.3 首尾鳍受力(矩)研究 | 第69-79页 |
4.3.1 计算方法介绍 | 第69页 |
4.3.2 计算参数设定 | 第69页 |
4.3.3 规则波中计算结果 | 第69-73页 |
4.3.4 不规则波中计算结果 | 第73-77页 |
4.3.5 直接计算值与实验值对比 | 第77-79页 |
4.4 首尾鳍对船体波浪载荷的影响 | 第79-80页 |
4.4.1 规则波中无鳍船体与带鳍船体载荷对比 | 第79-80页 |
4.4.2 无鳍船体与带鳍船体载荷的长期预报值对比 | 第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3页 |
第5章 首尾鳍局部强度评估方法研究 | 第83-105页 |
5.1 概述 | 第83页 |
5.2 设计波参数及设计载荷计算原理 | 第83-84页 |
5.2.1 设计波的频率和浪向的确定 | 第83-84页 |
5.2.2 设计波的波幅的确定 | 第84页 |
5.2.3 设计波的波长的确定 | 第84页 |
5.2.4 计算瞬时的其它载荷 | 第84页 |
5.3 首尾鳍局部强度校核方法研究 | 第84-91页 |
5.3.1 模型范围及建模要求 | 第85页 |
5.3.2 边界条件与分析方法 | 第85-88页 |
5.3.3 有限元加载方法研究 | 第88-89页 |
5.3.4 屈服强度校核衡准 | 第89-90页 |
5.3.5 屈曲强度校核衡准 | 第90-91页 |
5.4 目标SWATH首尾鳍局部强度校核 | 第91-103页 |
5.4.1 有限元建模 | 第91-92页 |
5.4.2 设计波参数及计算工况的确立 | 第92-95页 |
5.4.3 首尾鳍屈服强度计算 | 第95-100页 |
5.4.4 首尾鳍屈曲强度计算 | 第100-10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结论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附录 | 第114-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