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论文综述 | 第11-23页 |
1.1 社交焦虑的概念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有关儿童社交焦虑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3 社交焦虑的成因 | 第12-14页 |
1.3.1 生物学因素 | 第12-13页 |
1.3.2 父母教养方式 | 第13页 |
1.3.3 亲子关系 | 第13-14页 |
1.4 影响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因素 | 第14-16页 |
1.4.1 认知模式 | 第14页 |
1.4.2 社交技巧 | 第14-15页 |
1.4.3 性别 | 第15页 |
1.4.4 年龄 | 第15-16页 |
1.5 社交焦虑的测量工具 | 第16-18页 |
1.6 团体辅导对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 | 第18-21页 |
1.6.1 团体辅导的概念 | 第18-19页 |
1.6.2 团体辅导的理论 | 第19-20页 |
1.6.3 团体辅导对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 | 第20-21页 |
1.7 问题提出 | 第21-22页 |
1.8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1.9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第2章 预研究:现状研究 | 第23-27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2.2 研究工具 | 第23页 |
2.3 儿童社交焦虑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3-25页 |
2.3.1 各个年级的社交焦虑诊断结果 | 第23-24页 |
2.3.2 儿童社交焦虑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24-25页 |
2.4 儿童社交焦虑的人口学差异 | 第25-27页 |
2.4.1 害怕否定评价的人口学差异比较 | 第25页 |
2.4.2 社交回避及苦恼的人口学差异比较 | 第25-26页 |
2.4.3 社交焦虑的人口学差异比较 | 第26-27页 |
第3章 实证研究:干预研究 | 第27-41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3.1.1 筛选被试 | 第27页 |
3.1.2 研究工具 | 第27-28页 |
3.1.3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3.2 团体辅导方案的形成 | 第28-33页 |
3.2.1 团体辅导的干预依据 | 第28页 |
3.2.2 游戏治疗对儿童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 | 第28-29页 |
3.2.3 团体辅导的设计框架 | 第29-30页 |
3.2.4 团体辅导方案 | 第30-33页 |
3.3 实施步骤 | 第33页 |
3.4 干预结果 | 第33-37页 |
3.4.1 社交焦虑分析 | 第33-35页 |
3.4.2 害怕否定评价分析 | 第35-36页 |
3.4.3 社交回避及苦恼分析 | 第36-37页 |
3.5 访谈结果 | 第37-39页 |
3.6 团体辅导后对儿童社交焦虑干预效果分析 | 第39-41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1-46页 |
4.1 现状研究 | 第41-42页 |
4.1.1 四、五年级学生社交焦虑总体状况 | 第41页 |
4.1.2 儿童社交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描述性统计 | 第41-42页 |
4.2 儿童社交焦虑的人口学差异 | 第42-43页 |
4.2.1 害怕否定评价的人口学差异比较 | 第42页 |
4.2.2 社交回避及苦恼的人口学差异比较 | 第42-43页 |
4.2.3 社交焦虑的人口学差异比较 | 第43页 |
4.3 干预研究 | 第43-45页 |
4.3.1 社交焦虑分析 | 第43-44页 |
4.3.2 害怕否定评价分析 | 第44-45页 |
4.3.3 社交回避及苦恼分析 | 第45页 |
4.4 团体辅导对降低儿童社交焦虑的原因分析 | 第45-4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6-47页 |
第6章 研究创新、局限与展望 | 第47-50页 |
6.1 研究创新 | 第47页 |
6.2 研究局限 | 第47-48页 |
6.3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一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 | 第54-55页 |
附录二 第二课布帘游戏 | 第55-56页 |
附录三 第三课多变的情绪 | 第56-59页 |
附录四 游戏“星际之门” | 第59-62页 |
附录五 团体辅导活动的照片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