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6页 |
1.1 脂肪酸 | 第12-13页 |
1.1.1 脂肪酸的分类及功能 | 第12-13页 |
1.1.2 不饱和脂肪酸来源 | 第13页 |
1.2 汉麻及汉麻油介绍 | 第13-14页 |
1.3 脂肪酸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物理法 | 第14页 |
1.3.2 化学法 | 第14页 |
1.3.3 脂肪酶法 | 第14-15页 |
1.4 脂肪酶 | 第15-19页 |
1.4.1 脂肪酶结构特征 | 第15-16页 |
1.4.2 脂肪酶的催化机理 | 第16-17页 |
1.4.3 脂肪酶的催化选择性 | 第17-19页 |
1.5 脂肪酶的应用 | 第19页 |
1.6 酶促油脂水解 | 第19-20页 |
1.7 酶活性调控 | 第20-22页 |
1.7.1 小分子诱导调控 | 第20-21页 |
1.7.2 金属离子诱导 | 第21-22页 |
1.8 蛋白质与小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8.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22页 |
1.8.2 荧光光谱法 | 第22-23页 |
1.8.3 同步荧光光谱法 | 第23页 |
1.9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23-24页 |
1.10 脂肪酶与小分子相互作用水解油脂的研究国内外文献总结 | 第24-25页 |
1.1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金属离子与脂肪酶相互作用光谱学研究 | 第26-34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实验材料、主要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2.2.1 实验材料、主要试剂 | 第26页 |
2.2.2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6-2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3.1 紫外光谱的测定 | 第27页 |
2.3.2 荧光光谱的测定 | 第27页 |
2.3.3 同步荧光光谱的测定 | 第27-28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2.4.1 紫外光谱检测 | 第28页 |
2.4.2 荧光光谱分析 | 第28-29页 |
2.4.3 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 第29-33页 |
2.4.4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计算 | 第33页 |
2.5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脂肪酶水解汉麻油条件优化 | 第34-50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材料、主要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34-35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3.2.2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4页 |
3.2.3 溶液配制 | 第34-3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3.3.1 基本反应体系 | 第35页 |
3.3.2 汉麻油皂化值酸值测定 | 第35-36页 |
3.3.3 水解率公式计算 | 第36-37页 |
3.4 优化实验 | 第37页 |
3.4.1 单因素优化 | 第37页 |
3.4.2 响应面优化 | 第37页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9页 |
3.5.1 汉麻油皂化值和酸值 | 第37-38页 |
3.5.2 单因素实验 | 第38-41页 |
3.5.3 响应面法优化汉麻油水解条件 | 第41-49页 |
3.6 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金属离子对脂肪酶活性及热稳定性影响 | 第50-55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4.3.1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比较 | 第51页 |
4.3.2 橄榄油乳化法实验步骤 | 第51页 |
4.3.3 金属离子对脂肪酶水解活力影响的测定 | 第51-52页 |
4.3.4 热稳定性测定 | 第52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3页 |
4.4.1 金属离子对脂肪酶水解活力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2 金属离子对脂肪酶热稳定性影响 | 第53页 |
4.5 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金属离子与脂肪酶作用水解汉麻油 | 第55-66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实验材料、仪器 | 第55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55-58页 |
5.3.1 小分子与脂肪酶作用反应初速度的测定 | 第55-56页 |
5.3.2 脂肪酶水解后脂肪酸的气相测定 | 第56-57页 |
5.3.3 气相色谱条件 | 第57-58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58-65页 |
5.4.1 反应初速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5.4.2 金属离子与脂肪酶作用的选择性研究 | 第60-65页 |
5.5 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实验结论及课题展望 | 第66-6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