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页 |
一、绪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0页 |
2. 初高中区域地理教育现状的要求 | 第10-11页 |
3. 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 | 第11页 |
4. 区域地理研究现状的要求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四)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初高中区域地理内容衔接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页 |
1. 衔接 | 第16页 |
2. 初高中区域地理内容衔接 | 第16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1. 系统论 | 第16-17页 |
2.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17-18页 |
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第18-19页 |
4. 地理教学论 | 第19-20页 |
三、初高中区域地理衔接现状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20-29页 |
(一) 调查背景 | 第20页 |
(二) 调查目的 | 第20页 |
(三) 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20-29页 |
1. 学生区域地理衔接现状的调查 | 第20-24页 |
2. 初高中地理教师区域地理衔接现状的调查 | 第24-29页 |
四、初高中地关于区域地理内容的对比分析 | 第29-38页 |
(一) 基于课标的初高中区域地理内容差异与衔接分析 | 第29-31页 |
1. 主要内容结构差异与联系 | 第29-30页 |
2. 具体内容差异与联系 | 第30-31页 |
(二) 基于教材的初高中区域地理内容差异与衔接分析(湘教版) | 第31-38页 |
1.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分析 | 第32-33页 |
2.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分析 | 第33页 |
3. 湘教版初高中区域地理教材的内容差异与联系 | 第33-34页 |
4. 以“城市”为例的初高中区域地理教材内容分析 | 第34-38页 |
五、初高中区域地理内容的衔接策略 | 第38-50页 |
(一) 树立正确的区域地理观念 | 第38-39页 |
1. 正确认识初中区域地理作用 | 第38页 |
2. 关注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及能力差异 | 第38-39页 |
3. 树立正确的初高中区域地理衔接观念 | 第39页 |
(二) 组建初高中地理教师交流的平台 | 第39-40页 |
1. 组织教师培训 | 第39-40页 |
2. 加强教师流动 | 第40页 |
(三) 构建初高中相衔接的区域地理内容知识体系 | 第40-46页 |
1. 构建基于课标的初高中区域地理知识体系 | 第40-45页 |
2. 构建课标、教材、学情三位一体的知识衔接模式 | 第45-46页 |
(四)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衔换建立空间的概念 | 第46-48页 |
1. 分析学生的读图心理 | 第46页 |
2. 指导学生读图方法 | 第46-47页 |
3. 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 | 第47-48页 |
(五) 加强区域地理学习策略指导 | 第48-50页 |
1. 案例分析学习法 | 第48页 |
2. 对比分析学习法 | 第48-50页 |
六、衔接课例 | 第50-54页 |
七、结语 | 第54-56页 |
(一) 基本结论 | 第54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54-55页 |
(三) 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1. 调查范围小,数据容量小 | 第55页 |
2. 研究结果有待检验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1:学生区域地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58-60页 |
附录2:初中地理教师区域地理教学衔接现状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附录3:高中地理教师区域地理教学衔接现状调查问卷 | 第62-64页 |
附录4: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区域地理部分) | 第64-71页 |
附录5: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区域地理部分) | 第71-73页 |
附录6: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目录 | 第73-75页 |
附录7: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目录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