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0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第12-14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 ·国内外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蛋白薄膜包装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 第二章 乳清分离蛋白-酪蛋白酸钠复合薄膜的水分吸附特性 | 第20-27页 |
| ·前言 | 第2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20-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 ·WPI-NaCas复合薄膜的包装性能 | 第23页 |
| ·乳清分离蛋白-酪蛋白酸钠复合薄膜的水分吸附动态分析 | 第23-24页 |
| ·乳清分离蛋白-酪蛋白酸钠复合薄膜的水分吸附等温线 | 第24-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抗菌蛋白薄膜抑菌性能的研究 | 第27-33页 |
| ·前言 | 第27-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材料 | 第28页 |
| ·仪器设备 | 第28页 |
| ·成膜工艺流程 | 第28-29页 |
| ·性能测试方法 | 第29页 |
| ·膜的抗菌效果的测定 | 第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2页 |
| ·抗菌蛋白薄膜的机械和物理性能 | 第29-31页 |
| ·抗菌蛋白薄膜的抑菌效果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纳米二氧化钛对蛋白薄膜包装性能 | 第33-40页 |
| ·前言 | 第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 ·材料 | 第33-34页 |
| ·仪器设备 | 第34页 |
| ·成膜工艺流程 | 第34页 |
| ·性能测试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9页 |
| ·扫描电镜分析结果 | 第35-36页 |
| ·Nano-TiO_2对复合蛋白薄膜机械性能及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热重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 ·Nano-TiO_2对受试菌种的抑菌效果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抗菌蛋白涂膜协同气调包装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 第40-50页 |
| ·前言 | 第40-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41页 |
| ·抗菌蛋白薄膜溶液的制备 | 第41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41-42页 |
| ·包装方法 | 第42页 |
| ·测定方法 | 第42-43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 ·菌落总数的变化 | 第43-44页 |
| ·pH值的变化 | 第44页 |
| ·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变化 | 第44-45页 |
| ·汁液流失率的变化 | 第45-46页 |
| ·红度值(a*)的变化 | 第46-47页 |
| ·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的变化 | 第47页 |
| ·高铁肌红蛋白百分含量(metMb%)的变化 | 第47-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