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2页 |
| 1 群体感应效应概述 | 第10页 |
| 2 群体感应效应的各类调控机制 | 第10-16页 |
| ·革兰氏阴性菌的群体效应 | 第10-13页 |
| ·革兰氏阳性菌的群体感应效应 | 第13-14页 |
| ·杂合型群体感应效应 | 第14-16页 |
| 3 AHLs 类信号分子的部分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4 国内外细菌群体感应效应的研究 | 第16-18页 |
| 5 食源性特定腐败菌的种类 | 第18-19页 |
| 6 群体感应效应与食品腐败的关系 | 第19页 |
| 7 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细菌群感效应11 种 AHLs 类信号分子的方法建立 | 第22-29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2-24页 |
| ·样品采集 | 第22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2页 |
| ·色谱与质谱条件 | 第22-24页 |
| ·样品前处理 | 第24页 |
| 2 结果 | 第24-28页 |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4-25页 |
|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25-26页 |
| ·线性关系和检出限 | 第26-27页 |
| ·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27-28页 |
| ·实际样品测定 | 第28页 |
| 3 讨论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传统纯培养的方法初步分析冷却牛肉中微生物多样性 | 第29-32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 ·样品采集 | 第29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9页 |
| ·菌落总数的测定 | 第29页 |
| ·菌体的培养与分离纯化 | 第29页 |
| ·单菌落 DNA 提取及纯化 | 第29页 |
| ·16S rDNA 的PCR 扩增 | 第29-30页 |
| ·DNA 测序 | 第30页 |
| 2 结果 | 第30-31页 |
| ·菌落总数的测定 | 第30页 |
| ·细菌菌落特征 | 第30-31页 |
| ·DNA 的提取和PCR 扩增 | 第31页 |
| 3 讨论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三株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效应信号分子的研究 | 第32-41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4页 |
| ·样品采集 | 第32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2页 |
| ·菌种生长曲线的制作 | 第32-33页 |
| ·AHLs 提取方法 | 第33-34页 |
| ·HPLC-MS-MS 分析检测条件 | 第34页 |
| 2 结果 | 第34-40页 |
| ·菌种生长曲线 | 第34-35页 |
| ·AHL 类信号分子的检测 | 第35-40页 |
| 3 讨论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冷却牛肉腐败菌所产生AHLs 的研究 | 第41-46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3页 |
| ·样品采集 | 第41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1页 |
| ·菌落总数的测定 | 第41页 |
| ·信号分子的提取 | 第41-42页 |
| ·色谱与质谱条件 | 第42-43页 |
| 2 结果 | 第43-44页 |
| ·两种方法回收率比较 | 第43页 |
| ·冷却牛肉中细菌分泌信号分子种类 | 第43-44页 |
| ·冷却牛肉中细菌分泌信号分子随菌数变化规律 | 第44页 |
| 3 讨论 | 第44-46页 |
| 全文讨论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