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2-23页 |
·基本概念 | 第12-19页 |
·负性学业情绪 | 第12-14页 |
·学业适应 | 第14-16页 |
·情绪调节策略 | 第16-19页 |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9-22页 |
·负性学业情绪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 第19页 |
·学业适应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 第19-21页 |
·负性学业情绪与学业适应的关系 | 第21-22页 |
·问题提出 | 第22-23页 |
3 总体研究设计 | 第23-25页 |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被试 | 第24页 |
·研究工具 | 第24-25页 |
·研究程序 | 第2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大学生在负性学业情绪、情绪调节策略及学业适应上的总体表现及差异比较 | 第26-29页 |
·不同学校、生活环境、性别的个体在情绪调节策略中的差异 | 第26-28页 |
·学校、性别、生活环境对负性学业情绪的影响 | 第28-29页 |
·学校、性别、生活环境对学业适应性的影响 | 第29页 |
·三个问卷量表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29-30页 |
·情绪调节策略在负性学业情绪与学业适应性之间中介效应检验 | 第30-34页 |
·寻求支持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31页 |
·认知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31-32页 |
·压抑策略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32页 |
·转移策略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32页 |
·发泄策略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32-33页 |
·回避策略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33页 |
·补偿策略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33-34页 |
5 讨论 | 第34-41页 |
·大学生在负性学业情绪、学业适应及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 | 第34-36页 |
·我国大学生在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分析 | 第34-35页 |
·我国大学生在学业适应和负性学业情绪上的差异分析 | 第35-36页 |
·负性学业情绪、情绪调节策略与学业适应性的关系分析 | 第36-38页 |
·负性学业情绪与学业适应性的关系 | 第36-37页 |
·情绪调节策略与负性学业情绪的关系 | 第37页 |
·情绪调节策略与学业适应性的关系 | 第37-38页 |
·情绪调节策略在负性学业情绪与学业适应性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38-39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39-40页 |
·实际教育建议 | 第40-41页 |
·学会利用情绪调节策略的技巧,疏导不良学业情绪 | 第40页 |
·构建积极的学习环境,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业适应能力 | 第40-41页 |
·开设相关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课,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 第41页 |
6 主要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