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研究日本学生汉语声调习得难度等级的意义 | 第10-14页 |
·汉语声调的重要性和留学生声调习得现状 | 第10-11页 |
·日本人学习汉语情况及选题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4-22页 |
·理论背景 | 第14-16页 |
·汉语声调和日语“声调”的异同 | 第16-18页 |
·关于日本学生声调习得已有研究 | 第18-20页 |
·中日两国的汉语声调教学 | 第20-22页 |
·实验设计 | 第22-25页 |
·调查对象、方法、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预期结果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第25-46页 |
·中国人汉语声调实际值 | 第25-29页 |
·中国人单字组的实际发音参考值 | 第25-26页 |
·中国人双字组的实际发音参考值 | 第26-27页 |
·中国人三字组的实际发音参考值 | 第27-29页 |
·日本学习者的汉语声调偏误情况 | 第29-35页 |
·单字组的偏误和偏误率 | 第29-30页 |
·双字组的偏误及偏误率 | 第30-32页 |
·三字组的偏误及偏误率 | 第32-35页 |
·关东方言区学习者的汉语声调偏误情况 | 第35-40页 |
·单字组的偏误及偏误率 | 第35-36页 |
·双字组的偏误及偏误率 | 第36-38页 |
·三字组的偏误及偏误率 | 第38-40页 |
·关西方言区学习者的汉语声调偏误情况 | 第40-46页 |
·单字组的偏误及偏误率 | 第40-41页 |
·双字组的偏误及偏误率 | 第41-43页 |
·三字组的偏误及偏误率 | 第43-46页 |
第三章 日本学生的汉语声调难度等级 | 第46-78页 |
·难度等级模式 | 第46-50页 |
·难度等级模式的定义和意义 | 第46-47页 |
·对关东方言区和关西方言区日本人声调难度预测 | 第47-50页 |
·日本学生的汉语声调难度等级 | 第50-53页 |
·单字组、双字组、三字组的难度等级 | 第50-52页 |
·所有测试的声调组合一起的难度等级 | 第52-53页 |
·关东方言和关西方言的日本学生的汉语声调难度等级 | 第53-62页 |
·关东方言区单字组、双字组、三字组的难度等级 | 第53-54页 |
·关东人所有测试的声调组合一起的难度等级 | 第54-55页 |
·关西方言区单字组、双字组、三字组的难度等级 | 第55-57页 |
·关西人所有测试的声调组合一起的难度等级 | 第57页 |
·预测难度等级与实际难度等级的对比 | 第57-62页 |
·声调偏误的原因及分析 | 第62-78页 |
·日本方言“声调”的原因 | 第62-65页 |
·方言是否有“声调”对日本学生听辨汉语声调能力的影响 | 第65-70页 |
·关东和关西声调听辨能力与发音的关系 | 第70-75页 |
·其他可能影响声调发音的因素 | 第75-78页 |
第四章 根据汉语声调难度等级对教学提出的建议 | 第78-88页 |
·难度等级模式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 | 第79-86页 |
·关东结合难度等级的地方化教材实例 | 第79-82页 |
·关西结合难度等级的地方化教材实例 | 第82-86页 |
·结合难度等级的课堂教学 | 第86-88页 |
结语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 | 第94-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