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导论 | 第9-1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分析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进展及实践历程 | 第12-13页 |
| ·当前研究的特点及不足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16-24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 ·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 | 第16-17页 |
| ·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17-18页 |
| ·专业结构 | 第18-19页 |
| ·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 | 第19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第19-21页 |
|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 ·本文分析框架 | 第22-24页 |
| 3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安徽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24-35页 |
|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及其对高等学校专业调整的需求 | 第24-25页 |
|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 | 第24-25页 |
|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 | 第25页 |
| ·当前安徽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现状及其特点 | 第25-28页 |
| ·安徽省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现状 | 第25-28页 |
| ·安徽省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特点 | 第28页 |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安徽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辩证互动 | 第28-35页 |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高等学校专业调整关系的宏观分析 | 第28-29页 |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安徽高等学校专业纵向结构调整的互动 | 第29-31页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等学校专业横向结构调整的互动 | 第31-33页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等学校专业地区结构调整的互动 | 第33-35页 |
| 4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下安徽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 | 第35-45页 |
| ·国外产业发展与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设置的辩证互动及其启示 | 第35-39页 |
| ·描述与分析 | 第36-37页 |
| ·几点启示 | 第37-39页 |
| ·路径选择 | 第39-45页 |
| ·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 ·模式构建 | 第40-43页 |
| ·调整程序 | 第43-45页 |
| 5 简要的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个人简介 | 第49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