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巴托莉的声乐艺术道路 | 第10-14页 |
一、 崭露头角阶段(1985-1990) | 第10-11页 |
二、 进入事业辉煌期(1990-2000) | 第11-12页 |
三、 新世纪的再次飞跃(2000-今)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巴托莉演唱艺术的特点 | 第14-27页 |
一、 从花腔女中音角度分析巴托莉的音色特点 | 第14-17页 |
(一) 花腔女中音声部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 花腔女中音的声音特质和声音形象 | 第15-16页 |
(三) 与传统花腔女中音的对比中分析巴托莉音色的特点 | 第16-17页 |
二、 从演唱作品方面分析巴托莉的演唱艺术特点 | 第17-19页 |
(一) 演唱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的艺术特点 | 第17-18页 |
(二) 演唱维瓦尔第歌剧《巴亚泽》的艺术特点 | 第18-19页 |
三、 从演唱技巧方面分析巴托莉的演唱特点 | 第19-23页 |
(一) 《我听见美妙的歌声》的演唱特点分析 | 第19-22页 |
(二) 《风雨飘摇》的演唱特点分析 | 第22-23页 |
四、 巴托莉全能型的演唱 | 第23-27页 |
(一) 抒情歌剧角色的演唱 | 第24页 |
(二) “Agitata da due venti”的演唱 | 第24-25页 |
(三) 艺术歌曲的演唱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巴托莉的演唱对花腔女中音的训练影响 | 第27-33页 |
一、 国内现阶段对花腔女中音的认识和适合的作品 | 第27-29页 |
(一) 花腔女中音声部的逐渐确立 | 第27-28页 |
(二) 有针对性的选择作品和训练 | 第28-29页 |
二、 花腔女中音在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 第29-33页 |
(一) 建立正确的花腔女中音概念及理论体系 | 第29-30页 |
(二) 善于用脑不盲从他人 | 第30页 |
(三) 把花腔女中音的训练简单化 | 第30-31页 |
(四)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 第31页 |
(五) 锻炼整体歌唱的能力注重曲目的积累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