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导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价值 | 第9-10页 |
(一) 选题的缘由 | 第9页 |
(二) 研究的价值 | 第9-10页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0-12页 |
(一) 国外教育公平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二) 国内教育公平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教育公平的理论概述 | 第14-23页 |
一、教育公平的一般阐释 | 第14-20页 |
(一) 公平概念的通常解读 | 第14-15页 |
(二) 教育公平的内涵诠释 | 第15-18页 |
(三) 教育公平的基本特征 | 第18-20页 |
二、教育公平的理论渊源 | 第20-23页 |
(一) 功能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二) 冲突理论 | 第21页 |
(三) 文化再生产理论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37页 |
一、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积极努力 | 第23-25页 |
(一)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第23-24页 |
(二) 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 第24页 |
(三) 建立高校贫困资助体系 | 第24页 |
(四) 加大中职教育建设培养 | 第24-25页 |
二、实施教育公平过程的突出问题 | 第25-30页 |
(一) 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 第25-27页 |
(二) 城乡发展的不理想 | 第27-28页 |
(三) 阶层教育的欠公平 | 第28-29页 |
(四) 校际教育的难持衡 | 第29-30页 |
三、影响教育公平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0-37页 |
(一) 政府相关理念的缺失和影响 | 第30-32页 |
(二) 城乡二元分割的困境和障碍 | 第32-33页 |
(三) 教育资源配置的短缺和失衡 | 第33-35页 |
(四) 现实贫富差距的持续和拉大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国外政府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分析和启示借鉴 | 第37-45页 |
一、国外政府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政策 | 第37-41页 |
(一) 美国的教育公平政策 | 第37-38页 |
(二) 芬兰的教育公平政策 | 第38-40页 |
(三) 韩国的教育公平政策 | 第40-41页 |
二、国外政府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措施分析 | 第41-43页 |
(一) 义务教育普及是前提基础 | 第41-42页 |
(二) 弱势群体补偿是内在要求 | 第42页 |
(三) 教育质量公平是重要尺标 | 第42-43页 |
(四) 教育经费投入是必然保障 | 第43页 |
三、国外政府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启示借鉴 | 第43-45页 |
(一) 树立人本发展 | 第43页 |
(二) 强化政府价值 | 第43-44页 |
(三) 确立质性公平 | 第44页 |
(四) 尊重动态过程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 | 第45-54页 |
一、强化教育公平发展理念 | 第45-46页 |
(一) 基于价值重塑的理念 | 第45-46页 |
(二) 基于政府定位的理念 | 第46页 |
二、完善教育公平实现政策 | 第46-50页 |
(一) 加大经费投入 | 第47页 |
(二) 平衡资源流向 | 第47-48页 |
(三) 关注弱势群体 | 第48页 |
(四) 治理教育腐败 | 第48-49页 |
(五) 加强师资培养 | 第49-50页 |
三、健全教育公平运作机制 | 第50-52页 |
(一) 完善教育公平的财政机制 | 第50-51页 |
(二) 完善教育公平的评价机制 | 第51页 |
(三) 完善教育公平的监管机制 | 第51-52页 |
四、推进教育公平法治建设 | 第52-54页 |
(一)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 第52页 |
(二) 健全教育执法体系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