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中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目前研究的现状 | 第12-16页 |
·汉语趋向补语本体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中介语理论 | 第16-17页 |
·偏误分析理论 | 第17页 |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范围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韩汉“趋向”义表达手段对比 | 第19-27页 |
·汉语趋向补语的特点 | 第19-23页 |
·趋向补语分类依据 | 第19-20页 |
·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 | 第20-22页 |
·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 | 第22-23页 |
·韩语“趋向”义表达手段 | 第23-24页 |
·汉语趋向补语与韩语“趋向”义表达手段对比 | 第24-27页 |
第三章 韩国高中汉语趋向补语教学现状 | 第27-43页 |
·汉语教材使用现状 | 第27页 |
·教材中趋向补语分布情况 | 第27-40页 |
·《中国语Ⅰ》教材 | 第28-31页 |
·《中国语Ⅱ》教材 | 第31-40页 |
·汉语补语教学现状 | 第40-43页 |
·教学内容 | 第40-41页 |
·教学方法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韩国高中生习得趋向补语偏误现象调查及分析 | 第43-67页 |
·偏误现象调查 | 第43-64页 |
·调查目的 | 第43页 |
·调查对象 | 第43-44页 |
·调查方法与内容 | 第44-45页 |
·调查结果统计 | 第45-64页 |
·偏误成因分析 | 第64-67页 |
第五章 韩国高中生汉语趋向补语教学策略 | 第67-73页 |
·母语环境下的教学要求 | 第67页 |
·教师及教学方法的改善 | 第67-70页 |
·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 第70-72页 |
·学生习得的有效指导 | 第72-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附件:调查问卷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