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余光中翻译主张的思考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前言 | 第10-13页 |
| 一、翻译的性质和译者的素养要求 | 第13-23页 |
| (一)、余光中对翻译的比喻 | 第13-14页 |
| (二)、翻译和创作的关系 | 第14-16页 |
| (三)、译者的责任和素质 | 第16-23页 |
| 1 翻译中的是非和译者的甘苦 | 第16-18页 |
| 2 称职译者的判断标准 | 第18-19页 |
| 3 译者的知识素养要求 | 第19-23页 |
| 二、戏剧的翻译 | 第23-30页 |
| (一)、戏剧的特点和相应的翻译要求 | 第23-24页 |
| (二)、王尔德戏剧的特点 | 第24-25页 |
| (三)、余光中戏剧翻译实例分析 | 第25-30页 |
| 1 双关语的翻译 | 第25-26页 |
| 2 对仗句的处理 | 第26页 |
| 3 中西幽默的变通 | 第26-27页 |
| 4 文化专有项的分类和处理 | 第27-28页 |
| 5 白以为常,文以为变 | 第28-30页 |
| 三、余光中和中文西化 | 第30-39页 |
| (一)、西化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30-31页 |
| (二)、西化和翻译体的危害 | 第31-32页 |
| (三)、恶性西化的表现 | 第32-36页 |
| 1 名词成灾 | 第32-34页 |
| (1) 滥用抽象名词 | 第32-33页 |
| (2) 伪术语当道 | 第33页 |
| (3) 死板对应单复数 | 第33-34页 |
| 2 连词、助词、介词类虚词滥用 | 第34-35页 |
| (1) 连词、介词泛滥 | 第34页 |
| (2) "的的不休" | 第34-35页 |
| 3 动词西化 | 第35-36页 |
| (四)、文言的衰落 | 第36页 |
| (五)、西化的因由 | 第36-39页 |
| 1 教育制度不合理 | 第36-37页 |
| 2 新闻语翻译体的误导 | 第37-39页 |
| 四、翻译教学 | 第39-42页 |
| (一)、翻译教学的性质 | 第39页 |
| (二)、现状的不完善 | 第39-40页 |
| 1 课程设置不科学 | 第39-40页 |
| 2 翻译实践不被重视 | 第40页 |
| (三)、翻译教学正确的定位 | 第40-42页 |
| 五、翻译批评 | 第42-44页 |
| (一)、目前翻译批评的缺陷 | 第42页 |
| (二)、正确批评的标准 | 第42-44页 |
| 结语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