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41页
 1 金钱态度的涵义第13-15页
   ·金钱的含义及其心理学意义第13-14页
   ·态度的内涵第14页
   ·金钱态度的界定及结构第14-15页
 2 金钱态度的理论研究第15-19页
   ·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第15-16页
   ·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第16-17页
   ·发生认识论的观点第17-19页
   ·经济心理学的观点第19页
 3 金钱态度的研究方法第19-25页
   ·问卷法第19-23页
   ·实验法第23-24页
   ·社会调查法第24页
   ·观察访谈法第24-25页
 4 影响金钱态度的因素第25-34页
   ·人口学变量第26-30页
   ·早期金钱经验第30-31页
   ·家庭背景第31-33页
   ·人格第33页
   ·文化传统第33-34页
 5 金钱态度的应用研究第34-41页
   ·国外的相关研究第34-36页
   ·国内的相关研究第36-41页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第41-49页
 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缺乏统一严谨的测量工具第41页
   ·探讨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不系统第41-42页
   ·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第42-43页
 2 本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假设第43-44页
   ·金钱态度的结构第43页
   ·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特点第43页
   ·影响大学生金钱态度的因素第43-44页
 3 研究的总体流程第44-45页
 4 研究意义第45-47页
   ·理论意义第45-46页
   ·实践意义第46-47页
 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47-49页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第49-99页
 研究1 金钱态度问卷的编制第49-69页
  1 研究目的第49页
  2 研究方法第49-55页
   ·被试第49-50页
   ·研究工具第50-51页
   ·研究程序第51-55页
   ·数据处理第55页
  3 结果分析第55-66页
   ·预测问卷的结果分析第55-61页
   ·正式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第61-63页
   ·正式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第63-64页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结果分析第64-66页
  4 讨论第66-67页
   ·金钱态度问卷编制的过程第66页
   ·金钱态度的心理结构第66-67页
   ·金钱态度问卷的信度第67页
   ·金钱态度问卷的效度第67页
  5 小结第67-69页
 研究2 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特点第69-90页
  1 研究目的第69页
  2 研究方法第69-70页
   ·被试第69页
   ·研究工具第69-70页
   ·研究程序第70页
   ·数据处理第70页
  3 结果分析第70-81页
   ·大学生金钱态度的人口学差异第70-74页
   ·大学生金钱态度在不同工作经历上的差异第74-75页
   ·大学生金钱态度在不同金钱经历上的差异第75-77页
   ·大学生金钱态度在不同家庭背景上的差异第77-80页
   ·大学生金钱态度在不同人生阶段上的差异第80-81页
  4 讨论第81-88页
   ·大学生金钱态度的总体特点第81页
   ·大学生金钱态度的人口学特点第81-84页
   ·大学生金钱态度在不同工作经历上的特点第84页
   ·大学生金钱态度在不同金钱经历上的特点第84-85页
   ·大学生金钱态度在不同家庭背景上的特点第85-88页
   ·大学生金钱态度在不同人生阶段上的特点第88页
  5 小结第88-90页
 研究3 影响大学生金钱态度的因素第90-99页
  1 研究目的第90页
  2 研究方法第90-92页
   ·被试第90页
   ·研究工具第90-91页
   ·研究程序第91-92页
   ·数据处理第92页
  3 结果分析第92-96页
   ·金钱态度与人格、家庭金钱教养因素的相关第92-94页
   ·金钱态度的回归方程第94-95页
   ·金钱态度的结构方程第95-96页
  4 讨论第96-98页
   ·金钱态度的相关分析第96-97页
   ·金钱态度的回归分析第97-98页
   ·金钱态度的路径分析第98页
  5 小结第98-99页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第99-103页
 1 金钱态度问卷的结构第99页
 2 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特点第99-100页
 3 影响大学生金钱态度的因素第100页
 4 对金钱态度教育的建议第100-101页
 5 本文的不足及相关研究展望第101-103页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1页
附录第111-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诚信知行的形成机制与教育干预
下一篇: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以云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