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醇啤酒新型生产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中国啤酒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11-13页 |
·中国啤酒的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中国啤酒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无醇啤酒的概念 | 第13-14页 |
·无醇啤酒的市场现状及前景 | 第14-20页 |
·无醇啤酒的市场现状 | 第14页 |
·无醇啤酒的市场前景分析 | 第14-16页 |
·无醇啤酒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20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7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酵母的扩培工艺流程 | 第23-24页 |
·麦汁制备过程控制 | 第24-26页 |
·发酵过程控制 | 第26页 |
·啤酒过滤 | 第26-27页 |
·真空蒸馏实验 | 第27页 |
·无醇啤酒基料的稀释 | 第27页 |
·碳酸化实验 | 第27页 |
·后修饰实验 | 第27页 |
·后贮 | 第27页 |
·啤酒过滤 | 第27页 |
·装瓶 | 第27-28页 |
·巴氏杀菌 | 第28页 |
·麦汁的分析方法 | 第28-32页 |
·麦汁糖度的测定 | 第28页 |
·麦汁pH 值的测定 | 第28页 |
·麦汁中的总氮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麦汁中α-氨基氮的测定 | 第29-30页 |
·麦汁中总还原糖的测定 | 第30-31页 |
·浸出物中糖与非糖之比 | 第31页 |
·麦汁多酚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无醇啤酒基料相关指标的测定 | 第32-33页 |
·无醇啤酒基料的浓度(比重或者糖度)的测定 | 第32页 |
·无醇啤酒基料pH 值的测定 | 第32-33页 |
·无醇啤酒基料的色度的测定 | 第33页 |
·无醇啤酒基料的酸度测定 | 第33页 |
·无醇啤酒基料的总氮含量的测定 | 第33页 |
·无醇啤酒基料的α-氨基氮的测定 | 第33页 |
·啤酒各项指标的测定 | 第33-37页 |
·啤酒中酒精含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啤酒中双乙酰含量的测定 | 第34页 |
·发酵度的测定 | 第34-35页 |
·原麦汁浓度的测定 | 第35页 |
·总糖的测定 | 第35-36页 |
·啤酒酸度的测定 | 第36页 |
·啤酒色度的测定 | 第36页 |
·苦味质含量的测定 | 第36页 |
·大肠菌群的检测 | 第36-37页 |
第 3 章 无醇啤酒基料的制备工艺 | 第37-52页 |
·原料的选择 | 第37-43页 |
·酿造用水的水质要求 | 第37-38页 |
·大麦芽质量分析 | 第38-39页 |
·小麦芽添加比例的确定 | 第39-41页 |
·焦香麦芽添加量的确定 | 第41-42页 |
·酒花质量的分析 | 第42-43页 |
·糖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3-49页 |
·最佳麦芽粉碎度 | 第43页 |
·蛋白质休止温度与时间的确定 | 第43-45页 |
·特殊糖化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糖化完全性测试 | 第46页 |
·洗糟程度的控制 | 第46-47页 |
·酒花添加量的确定 | 第47-49页 |
·麦汁溶氧量的确定 | 第49页 |
·发酵工艺的确定 | 第49-50页 |
·浓缩过程温度和真空度的确定 | 第50-52页 |
第4章 无醇啤酒的制备工艺 | 第52-63页 |
·稀释倍数的确定 | 第52页 |
·无醇啤酒稀释液的碳酸化 | 第52-53页 |
·无醇啤酒的修饰 | 第53-56页 |
·添加普通啤酒 | 第53-54页 |
·添加啤酒修饰剂 | 第54-56页 |
·无醇啤酒的生物稳定性 | 第56-58页 |
·无醇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 第58-63页 |
·提高无醇啤酒的抗氧化性 | 第58-61页 |
·添加硅胶提高啤酒胶体稳定性 | 第61-63页 |
第5章 无醇啤酒的质量分析 | 第63-69页 |
·感官分析 | 第63-65页 |
·质量检验 | 第65-67页 |
·成本核算 | 第67-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