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6页 |
·自主学习研究概述 | 第10-14页 |
·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国内自主学习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研究自主学习的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自主学习的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自主学习的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自主学习的含义及特征 | 第16-18页 |
·自主学习的含义 | 第16-17页 |
·自主学习的特征 | 第17-18页 |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主体教育理论 | 第18-19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页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体验成功论 | 第20页 |
·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高中地理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 第21-36页 |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能性 | 第21-22页 |
·高中生的特点决定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展自主学习 | 第21-22页 |
·课程改革的趋势为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保证 | 第22页 |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可行的 | 第22页 |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 第22-33页 |
·转变观念,为学生自主学习创建良好的环境 | 第23-25页 |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 第25-29页 |
·他控渐变为自控 | 第29-30页 |
·由依赖渐变为自觉能动 | 第30页 |
·由单维学习渐变为多维学习 | 第30页 |
·由有意识学习渐变为无意识学习 | 第30-33页 |
·高中地理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案例 | 第33-36页 |
·确定自主学习目标 | 第33-34页 |
·激发自主创新学习动机 | 第34页 |
·自主学习教材内容 | 第34页 |
·自主学习检查 | 第34页 |
·集体讨论自主学习内容 | 第34-35页 |
·教师引导自主学习 | 第35页 |
·练习自主学习内容 | 第35页 |
·自我总结和评价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地理课堂自主学习的评价 | 第36-45页 |
·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的测量 | 第36-37页 |
·自主性测量 | 第36-37页 |
·创造性测量 | 第37页 |
·学习成绩测量 | 第37页 |
·评价的具体方法 | 第37-40页 |
·指导思想 | 第37-38页 |
·实验设计 | 第38页 |
·样本选择 | 第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实验时间 | 第39页 |
·实验程序 | 第39-40页 |
·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两种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比较 | 第40-41页 |
·两种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创造力的比较 | 第41页 |
·两种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创造人格的比较 | 第41页 |
·两种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比较 | 第41-42页 |
·学习成绩与学习自主性、创造力及创造性人格的关系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提高 | 第43页 |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适应高考能力考察要求 | 第43-44页 |
·适应发展学生个性需要,教学相长 | 第44页 |
·能够纵向和横向推广,扩大后续影响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表一 学习自主性量表 | 第48-54页 |
附表二 威廉姆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 第54-58页 |
附表三 创造性人格自测量表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