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论文--课程研究与评价论文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课程研究方法论初探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导论第9-21页
 (一) 研究缘起第9页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研究目的第9页
  2、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0页
  1、研究方法第10页
  2、研究思路第10页
 (四) 文献综述第10-14页
  1、复杂性科学及其方法论的研究现状分析第10-12页
  2、课程研究领域运用复杂性科学进行研究的现状分析第12-14页
 (五) 概念解读第14-21页
  1、复杂和复杂性第14-17页
  2、复杂性科学第17-18页
  3、方法和方法论第18-19页
  4、课程研究、课程研究方法和课程研究方法论第19-21页
二、复杂性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其方法论述要第21-30页
 (一) 复杂性科学的发展历程第21-25页
  1、20 世纪20—30 年代的研究第21页
  2、20 世纪40—60 年代的研究第21-22页
  3、20 世纪70 年代的研究第22-24页
  4、20 世纪80 年代的研究第24-25页
 (二) 复杂性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旨趣第25-30页
  1、对还原论的批判和超越第25-26页
  2、对整体论的追求和超越第26页
  3、“融贯论”的创建与追求第26-27页
  4、复杂性科学方法论的具体特征第27-30页
三、现代课程研究异化现象的诊断第30-35页
 (一) 工具理性“宰制”下的“目中无人”第30-31页
 (二) 课程目标的“先验性”与“原子性”第31-32页
 (三) 课程结构与内容的“预定性”与“分封性”第32-33页
 (四) 课程实施的“忠实性”与“控制性”第33-34页
 (五) 课程评价的“扭曲性”与“偏态性”第34-35页
四、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课程研究范式与特征第35-45页
 (一) 复杂性课程范式:识读课程本质的新路径第35-37页
  1、课程定义复杂的原因分析第35页
  2、现代课程和复杂性课程的对比第35-37页
  3、课程研究的三幅图画隐喻第37页
 (二) 复杂性课程研究范式的特征第37-45页
  1、课程研究中的非线性第37-39页
  2、课程研究中的不确定性第39-41页
  3、课程研究中的自组织性第41-42页
  4、课程研究中的涌现性第42-45页
五、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若干课程研究方法第45-50页
 (一) 课程行动研究法第45-46页
 (二) 课程隐喻法第46-47页
 (三) 课程实验法第47-48页
 (四) 课程决策的综合集成法第48-50页
六、结语第50-51页
注释第51-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MSS、PISA、NAEP科学测试框架与测试题目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对高校朋辈辅导员的自我概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