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

论汉语“小夸张”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零、引言第11-16页
 (一)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第11-12页
 (二) 与夸张有关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夸张辞格的研究历史第12-13页
  2.小夸张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6页
一、小夸张概论第16-24页
 (一) 小夸张的性质第16-20页
  1.夸张度的性质及意义第16-17页
  2.夸张度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3.夸张度的理想模式第18-20页
  4.小结第20页
 (二) 小夸张的形式第20-24页
  1.词语小夸张第21-22页
  2.句法小夸张第22页
  3.篇章小夸张第22-24页
二、句法小夸张第24-39页
 (一) 句法小夸张的解析理据第24-25页
  1.零度形式的重要性第24页
  2.标记理论第24-25页
 (二) 句法小夸张的解析实践第25-27页
  1.易还原型第25-26页
  2.难还原型第26页
  3.小结第26-27页
 (三) 句法小夸张的分类第27-36页
  1、已有的分类研究述评第27-28页
  2、本文的分类方法及情况第28-36页
 (四) 句法小夸张的语义模型构拟第36-38页
  1.语义增加型第36页
  2.语义超越型第36-37页
  3.语义矛盾型第37-38页
 (五) 小结第38-39页
三、对比——增加型小夸张——以"连"字句小夸张为例第39-48页
 (一) 对象与范围第39-40页
 (二) 类型第40-42页
  1.肯定式小夸张第40-41页
  2.否定式小夸张第41-42页
 (三) 成因分析第42-46页
  1.结构因素第42-44页
  2.语义因素第44-45页
  3、认知限制第45-46页
 (四) 小结第46-48页
四、对比——超越型小夸张——以"不是A,就是B"为例第48-57页
 (一) 对象与范围第48-49页
 (二) 类型第49-50页
  1.对称型第49-50页
  2.不对称型第50页
 (三) 格式意义标准第50-52页
  1.时贤的研究成果第51页
  2.表小夸张的格式意义第51-52页
 (四) 成因分析第52-56页
  1.结构因素第52-53页
  2.语义因素第53-56页
 (五) 小结第56-57页
五、对比——矛盾型——以"全部……只有……"为例第57-64页
 (一) 性质与范畴第57-58页
 (二) 类型第58-59页
  1.肯定全量A,否定个量B第59页
  2.否定全量A,肯定个量B第59页
 (三) 成因分析第59-62页
  1.句法因素第59-60页
  2.语义因素第60-61页
  3.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因素第61-62页
 (四) 句序差异的认知解释第62-63页
 (五) 小结第63-64页
六、复叠——增加型——以"左……右……"类为例第64-72页
 (一) 对象与范围第64-66页
 (二) 类型第66-67页
  1.左……右第66页
  2.这……,那第66页
  3."V定"对举式第66页
  4.A一量,B一量第66-67页
  5.其他第67页
 (三) 成因分析第67-71页
  1.句法因素第67-68页
  2.语义因素第68-70页
  3.认知基础第70-71页
 (四) 小结第71-72页
七、复叠——超越型小夸张——以"XX地V"为例第72-79页
 (一) 对象与范围第72-74页
 (二) 类型第74-75页
  1、名词及名词短语式第74-75页
  2、动词短语式第75页
 (三) 成因分析第75-78页
  1.句法因素第75-76页
  2.语义因素第76-78页
 (四) 小结第78-79页
八、直赋型小夸张略论第79-83页
 (一) 对象与范畴第79-80页
  1.直赋——增加型第79页
  2.直赋——超越型第79-80页
 (二) 成因分析第80-82页
  1.句法格式自身含有结构义第80-81页
  2.由"框架式"产生的结构义第81-82页
  3.零度形式的语义限制第82页
 (三) 小结第82-83页
九、余论:句法小夸张夸张度构拟第83-85页
结束语第85-87页
 (一) 基本结论第85-86页
 (二) 相关问题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附录A 语料来源第90-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存在句的认知研究
下一篇:回声拷贝式“A就A”在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