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配气机构论文

小排量增压发动机配气机构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课题背景第8-10页
     ·能源方面问题第8-9页
     ·环境问题第9-10页
   ·配气机构研究现状第10-11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11-12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第二章 配气机构设计总体方法第12-32页
   ·配气机构介绍第12-18页
     ·配气机构分类第12-13页
     ·配气机构的组成第13-16页
     ·配气机构能力评价第16-18页
   ·凸轮型线设计第18-22页
     ·配气凸轮设计的基本准则第18-19页
     ·缓冲段设计第19-21页
     ·工作段设计第21-22页
   ·基圆半径的确定第22-23页
   ·气门间隙的确定第23页
   ·配气机构运动学第23-25页
     ·平底挺柱的运动规律第23-24页
     ·凸轮外型与平底挺柱之间的关系第24-25页
   ·配气机构动力学第25-28页
     ·气门实际运动规律第25页
     ·配气机构单质量动力学模型第25-28页
   ·参考样机参数分析第28-32页
     ·初版型线测绘第28-29页
     ·初版型线分析第29-30页
     ·其他参数测绘第30-32页
第三章 凸轮型线设计数学模型建立第32-39页
   ·MATLAB 简介第32-33页
   ·型线计算模型第33-36页
     ·缓冲段模型第33页
     ·工作段模型第33-36页
   ·动力学模型第36页
   ·运动学模型第36-37页
   ·性能模拟计算模型第37-39页
第四章 型线设计第39-55页
   ·原始数据收集第39-47页
     ·原始型线测绘第39-42页
     ·原始型线分析第42-44页
     ·机构刚度测绘第44-46页
     ·其他参数测绘第46-47页
   ·基于非增压的型线设计第47-53页
     ·进气凸轮轴第47-50页
     ·排气凸轮轴第50-52页
     ·配气相位设计第52-53页
   ·动力学验证第53-55页
第五章 型线优化第55-61页
   ·GT 整机性能模拟第55-59页
     ·进气型线优化第56-58页
     ·排气型线优化第58-59页
   ·型线优化设计第59-60页
     ·设计参数确定第59-60页
     ·型线设计第60页
   ·台架性能试验第60-61页
第六章 其他零部件设计第61-66页
   ·气门设计第61页
   ·气门弹簧设计第61-65页
   ·凸轮轴设计第65-66页
第七章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作者介绍第69-70页
后记和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乘用车平台踏板组与管路系统布置匹配研究
下一篇:商用车气压防抱死制动系统综合测控平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