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7页 |
二、研究流程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流程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三、论文结构 | 第19-20页 |
四、本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20页 |
(一) 理论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20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20页 |
五、本研究所涉及的范畴 | 第20-22页 |
第二章 S大学网络学院日语网络教学的现状 | 第22-34页 |
一、日语精读网络课程的现状调查 | 第22-25页 |
(一) 日语精读网络教学概况 | 第22页 |
(二) 课程栏目的构成 | 第22-24页 |
(三) 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 第24-25页 |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5-34页 |
(一) 网络课程评价的标准 | 第25-28页 |
(二)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的实施 | 第28-34页 |
第三章 网络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34-43页 |
一、外语教与学的理论 | 第34-37页 |
(一) 行为主义理论 | 第34页 |
(二) 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on) | 第34-35页 |
(三) 外语学习的基本因素(Model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 第35页 |
(四) 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 | 第35-37页 |
二、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 第37-39页 |
(一) 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 | 第37-38页 |
(二) 教学系统设计的过程 | 第38-39页 |
三、网络教学理论 | 第39-43页 |
(一) 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 | 第40-41页 |
(二) 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 | 第41页 |
(三) 网络教学的页面设计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改进S大学日语精读Ⅰ的课程设计 | 第43-60页 |
一、分析教学、确定目标 | 第43-44页 |
二、调整现有的课程栏目 | 第44-54页 |
(一) 栏目的保留 | 第44-47页 |
(二) 栏目的并转 | 第47-49页 |
(三) 栏目的删除 | 第49-50页 |
(四) 栏目的新增 | 第50-54页 |
三、调整并充实课程内容 | 第54-55页 |
(一) 网络教学课程设计的独特之处 | 第54-55页 |
(二) 调整和充实课程学习内容 | 第55页 |
四、改进现有的课件质量 | 第55-60页 |
(一) 网络课件的特点 | 第55页 |
(二) 改进课件的视觉呈现 | 第55-57页 |
(三) 改进课件的内容编排 | 第57-60页 |
第五章 课程设计改进后的教学效果 | 第60-65页 |
一、改进课程的试用 | 第60-63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三、实验结论 | 第64-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1 | 第69-72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2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