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V得A一点”构式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二 有待研究之处 | 第16页 |
三 研究理论和方法 | 第16页 |
四 语料来源 | 第16-17页 |
第一章 “V得A一点”构式的语表形式特点 | 第17-27页 |
第一节 变项V、A的语音特点 | 第17-18页 |
一 变项V、A的音节特点 | 第17-18页 |
第二节 “V得A一点”构式的语法特点 | 第18-26页 |
一 变项V、A的语法特点 | 第18-19页 |
二 “V得A一点”构式的变体形式 | 第19-20页 |
三 “V得A一点”构式的用法 | 第20-22页 |
四 “V得A一点”构式的句法功能 | 第22-26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V得A一点”构式的语义特点 | 第27-46页 |
第一节 变项V、A的语义特征 | 第27-30页 |
一 变项V的语义特征 | 第27-29页 |
二 变项A的语义特征 | 第29-30页 |
第二节 “V得A一点”的构式义及构式压制 | 第30-33页 |
一 构式义 | 第30-32页 |
二 构式压制 | 第32-33页 |
第三节 “V得A一点”构式的整体语义特点 | 第33-37页 |
一 语义的模糊性 | 第34-35页 |
二 语义的调控性 | 第35-36页 |
三 语义的规律性 | 第36-37页 |
第四节 “V得A一点”构式的语义指向 | 第37-39页 |
第五节 “V得A一点”构式的表义类型 | 第39-44页 |
一 表动作义 | 第39-41页 |
二 表性状 | 第41-42页 |
三 表褒义 | 第42-43页 |
四 表贬义 | 第43-44页 |
第六节 “V得A一点”构式的语义分布 | 第44-45页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V得A一点”构式的语用特点 | 第46-57页 |
第一节 “V得A一点”构式的语用功能 | 第46-53页 |
一 “V得A一点”构式的表义功能 | 第46-51页 |
二 “V得A一点”构式凸显焦点功能 | 第51-52页 |
三 “V得A一点”构式具有篇章衔接功能 | 第52-53页 |
第二节 “V得A一点”构式的感情色彩 | 第53-56页 |
一 “V得A一点”构式表褒义 | 第54页 |
二 “V得A一点”构式表中性 | 第54-55页 |
三 “V得A一点”构式表贬义 | 第55-56页 |
第三节 “V得A一点”构式的语体色彩 | 第5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V得A一点”构式的历时演变 | 第57-73页 |
第一节 “V得A一点”构式的历时发展过程 | 第57-69页 |
一 “一点”的虚化过程 | 第57-62页 |
二 “V得A一点”构式的来源 | 第62-63页 |
三 “V得A一点”构式的出现时间 | 第63-64页 |
四 “V得A一点”构式的发展轨迹 | 第64-68页 |
五 “V得A一点”构式的历时分布 | 第68-69页 |
第二节 “V得A一点”构式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 第69-72页 |
一 “V得A一点”构式形成与发展的内因 | 第69-70页 |
二 “V得A一点”构式形成与发展的外因 | 第70-72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个人简介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