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1.3.1 教师自主支持感的研究 | 第12-17页 |
1.3.1.1 教师自主支持感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3.1.2 教师自主支持感的理论基础 | 第13页 |
1.3.1.3 教师自主支持感的测量 | 第13-14页 |
1.3.1.4 教师自主支持感的积极作用 | 第14-15页 |
1.3.1.5 教师自主支持感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1.3.1.6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3.2 学习投入的研究 | 第17-19页 |
1.3.2.1 学习投入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1.3.2.2 学习投入的测量 | 第17-18页 |
1.3.2.3 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1.3.2.4 初中生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 | 第19页 |
1.3.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 第19-22页 |
1.3.3.1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1.3.3.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第20页 |
1.3.3.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1.3.3.4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1.3.4 教师自主支持感、学习投入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 第22-23页 |
1.3.4.1 教师自主支持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 第22页 |
1.3.4.2 教师自主支持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 第22页 |
1.3.4.3 学习投入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 第22-23页 |
1.3.5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5-28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2.2 研究内容与假设 | 第25-26页 |
2.2.1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2.2.2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2.3.1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2.3.2 研究工具 | 第26-27页 |
(1)初中生学习氛围问卷 | 第26-27页 |
(2)初中生学习投入量表 | 第27页 |
(3)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 第27页 |
2.4 研究过程与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2.4.1 研究过程 | 第27页 |
2.4.2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3.1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的基本特点 | 第28-29页 |
3.1.1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的整体水平 | 第28页 |
3.1.2 不同性别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的差异检验结果 | 第28页 |
3.1.3 不同年级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的差异检验结果 | 第28-29页 |
3.2 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基本特点 | 第29-30页 |
3.2.1 初中生学习投入的整体水平 | 第29页 |
3.2.2 不同性别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差异检验结果 | 第29页 |
3.2.3 不同年级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差异检验结果 | 第29-30页 |
3.3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特点 | 第30-31页 |
3.3.1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水平 | 第30页 |
3.3.2 不同性别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检验结果 | 第30-31页 |
3.3.3 不同年级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检验结果 | 第31页 |
3.4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学习投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 第31-33页 |
3.4.1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与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3.4.2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 第32页 |
3.4.3 初中生学习投入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 第32-33页 |
3.5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学习投入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33-36页 |
3.5.1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与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 第33页 |
3.5.2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第33页 |
3.5.3 初中生学习投入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第33-34页 |
3.5.4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模型构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 第36-40页 |
4.1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的状况分析 | 第36页 |
4.2 初中生学习投入的状况分析 | 第36-37页 |
4.3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分析 | 第37-38页 |
4.4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与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 第38-40页 |
4.4.1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与学习投入关系 | 第38页 |
4.4.2 初中生的教师自主支持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关系 | 第38-39页 |
4.4.3 初中生学习投入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 第39页 |
4.4.4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初中生教师自主支持感与学习投入之间中介作用分析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结论、建议及不足 | 第40-44页 |
5.1 结论 | 第40页 |
5.2 建议 | 第40-43页 |
5.2.1 学校要在初中教育管理中持续推进自主支持管理理念 | 第40-41页 |
(1)学校管理者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2)学校管理者要持续激发教师教学效能感提高教师教学乐趣 | 第41页 |
5.2.2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对自主支持的教学方式的应用 | 第41-43页 |
(1)教师要经常参加培训辅导来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 第41-42页 |
(2)教师要持续加强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 第42页 |
(3)九年级教师要不断加强自主支持教学方式的使用 | 第42-43页 |
5.2.3 学生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自主支持发掘潜能 | 第43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3-44页 |
5.3.1 研究不足 | 第43页 |
5.3.2 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附件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