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活动中学习投入的差异性研究--以《信息化教学》课程为例
摘要 | 第12-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1 绪论 | 第15-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2 研究综述 | 第20-33页 |
2.1 混合式学习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2.1.1 混合式学习的定义 | 第20页 |
2.1.2 混合式学习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2.2 学习活动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2.2.1 学习活动的定义 | 第22-23页 |
2.2.2 学习活动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2.3 学习投入研究综述 | 第24-30页 |
2.3.1 学习投入的定义界定与维度划分 | 第24-26页 |
2.3.2 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6-28页 |
2.3.3 学习投入的经典测量量表 | 第28-30页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0页 |
2.4.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30-31页 |
2.4.3 阿斯汀学生投入理论 | 第31页 |
2.5 小结 | 第31-33页 |
3 学习投入的测量 | 第33-41页 |
3.1 基于学习平台的学习行为投入测量 | 第33-35页 |
3.1.1 相关研究 | 第33-35页 |
3.1.2 学习行为投入测量 | 第35页 |
3.2 基于内容分析的学习认知投入测量 | 第35-37页 |
3.2.1 相关研究 | 第36页 |
3.2.2 学习认知投入测量 | 第36-37页 |
3.3 基于自我报告的学习情感投入测量 | 第37-39页 |
3.3.1 相关研究 | 第37-38页 |
3.3.2 学习情感投入测量 | 第38-39页 |
3.4 学生学习投入量表 | 第39-41页 |
4 《信息化教学》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 | 第41-53页 |
4.1 课程介绍 | 第41页 |
4.2 前端分析 | 第41-44页 |
4.2.1 学习者分析 | 第42-43页 |
4.2.2 混合式学习环境分析 | 第43-44页 |
4.3 教学内容设计 | 第44-47页 |
4.3.1 教学目标 | 第44页 |
4.3.2 教学内容 | 第44-45页 |
4.3.3 教学模式 | 第45-47页 |
4.4 学习活动设计 | 第47-53页 |
4.4.1 学习活动设计的类型 | 第47页 |
4.4.2 学习活动设计的要素 | 第47-49页 |
4.4.3 三种学习活动设计 | 第49-52页 |
4.4.4 学习活动实施安排 | 第52-53页 |
5 学习投入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3-83页 |
5.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53页 |
5.1.1 实验数据收集 | 第53页 |
5.1.2 数据处理 | 第53页 |
5.2 理论概念类学习活动中学习投入情况分析 | 第53-63页 |
5.2.1 学习行为投入分析 | 第54-57页 |
5.2.2 学习认知投入分析 | 第57-59页 |
5.2.3 学习情感投入分析 | 第59-62页 |
5.2.4 学习投入水平综合分析 | 第62-63页 |
5.3 问题解决类学习活动中学习投入情况分析 | 第63-70页 |
5.3.1 学习行为投入分析 | 第63-64页 |
5.3.2 学习认知投入分析 | 第64-66页 |
5.3.3 学习情感投入分析 | 第66-69页 |
5.3.4 学习投入综合分析 | 第69-70页 |
5.4 作品设计类学习活动中学习投入情况分析 | 第70-75页 |
5.4.1 学习行为投入分析 | 第70-72页 |
5.4.2 学习认知投入分析 | 第72-73页 |
5.4.3 学习情感投入分析 | 第73-74页 |
5.4.4 学习投入综合分析 | 第74-75页 |
5.5 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投入水平的差异 | 第75-79页 |
5.5.1 学习投入水平差异分析 | 第75-76页 |
5.5.2 学习投入水平总体情况 | 第76-79页 |
5.6 结论及策略 | 第79-83页 |
5.6.1 研究结论 | 第79-81页 |
5.6.2 混合式学习活动中促进学习投入的策略 | 第81-8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83-84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 第89-92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