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背景 | 第9页 |
·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相关概念及界定 | 第12-14页 |
·社会公平的内涵 | 第12页 |
·教育公平的本质及特征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公平的基本理论 | 第14-24页 |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14-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社会公平的性质和内容是由物质生产实践决定的 | 第17-18页 |
·社会公平应以人为根本出发点 | 第18-19页 |
·社会公平具有阶级性 | 第19页 |
·社会公平的发展方向 | 第19-20页 |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的中国化及其成果 | 第20-24页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及成果 | 第20-21页 |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探索及成果 | 第21-22页 |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及成果 | 第22页 |
·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人的进一步探索及成果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教育公平在现阶段的特殊重要性 | 第24-28页 |
·教育公平对实现社会公平有重要作用 | 第24-25页 |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 第24页 |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 第24-25页 |
·教育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 第25-28页 |
·教育公平是和谐杜会的内在要求 | 第25-26页 |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 第26页 |
·教育公平是和谐杜会的重要标志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当前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 | 第28-39页 |
·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 第28-33页 |
·教育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 | 第28-30页 |
·教育机会分配不均衡 | 第30-31页 |
·教学条件差异显著 | 第31-33页 |
·学业结果差距明显 | 第33页 |
·制约我国教育公平实现的主要因素 | 第33-37页 |
·教育不公平的外部原因 | 第33-36页 |
·教育不公平的内部原因 | 第36-37页 |
·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社会影响 | 第37-39页 |
第五章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为指导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 | 第39-46页 |
·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 第39-42页 |
·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 第39-40页 |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第40-41页 |
·树立符合“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教育观 | 第41页 |
·树立政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 第41-42页 |
·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推进政策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 第42-44页 |
·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