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汉印(尼)禁忌语对比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内相关研究第11-13页
        1.2.2 国外相关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禁忌语的概念与产生第16-24页
    2.1 禁忌语的概念第16-17页
    2.2 禁忌语的特征第17-19页
        2.2.1 普遍性第17页
        2.2.2 民族性第17-18页
        2.2.3 时代性第18-19页
        2.2.4 含蓄性第19页
    2.3 禁忌语的形成原因第19-24页
        2.3.1 因畏惧而产生第19-20页
        2.3.2 因心理而产生第20-21页
        2.3.3 因礼貌而产生第21-22页
        2.3.4 因谐音而产生第22页
        2.3.5 因避俗求雅而产生第22-24页
第三章 汉印(尼)禁忌语对比分析第24-32页
    3.1 汉印(尼)禁忌语相同之处第24-26页
        3.1.1 称呼方面第24-25页
        3.1.2 诅咒、骂人的话的禁忌第25页
        3.1.3 死亡方面第25-26页
    3.2 汉印(尼)禁忌语不同之处第26-30页
        3.2.1 印尼关于鬼怪的禁忌语第26-27页
        3.2.2 话题禁忌语第27页
        3.2.3 汉语谐音产生的禁忌第27-30页
    3.3 小结第30-32页
第四章 印尼留学生对汉语禁忌语的理解情况调查第32-43页
    4.1 调查背景及调查对象第32页
    4.2 问卷设计第32页
    4.3 统计结果分析第32-41页
    4.4 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结语第43-45页
    5.1 总结第43页
    5.2 研究不足与希冀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1 在华印尼留学生禁忌语理解情况调查问卷第47-50页
附录2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叶芝诗歌意象翻译研究--基于袁可嘉、傅浩和裘小龙译本
下一篇:纪实文学中的理解障碍及翻译技巧--以《征服浪潮:太平洋岛屿之战,1942-1944》为例(节选自第十章)